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分析与思考
(2014-03-17 08:57:32)
标签:
教育 |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分析与思考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韩城镇中门庄小学
姓名:李旺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一颗新星走进我们的视野。它既是其它各学科课程的综合体,又与其它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它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回归生活,并在生活中丰富着学生的体验,培养了能力。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活动主题。同时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适时地培养学生发现自己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意识。
案例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们的校园中生根开花。它既是其它各学科课程的综合体,又与其它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它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回归生活,并在生活中丰富着学生的体验,培养了能力。我校将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确立了“剪纸伴我成长”的综合实践研究课题。以此为基础,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立年级段活动目标。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做中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提出:“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充分体现“实践中体验,体验中发展”。 我们教师也要在“做中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去体验、去尝试、去改造,在实践中寻求发展,关键在于——实践。
几年来,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在不断学习与探索中有序的开展着,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从学校的环境到师生的活动无不展现着剪纸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
案例描述(一)
“这朵花剪的真漂亮!是用月牙形组成的!”一个学生惊喜的喊着。
“这个是锯齿形,就是变形了,更好看了!”
……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赞叹之后,寻找出了自己认识的剪纸符号,以及由这些剪纸符号组成的漂亮的剪纸纹样。
就这样学生想自己设计剪纸纹样的欲望在不断地膨胀着,又一个新的活动主题产生了——剪纸纹样设计大比拼。
分析与思考
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之前,我也总是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形成有价值、具有可行性的活动主题?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往往难以把握,因此教师在确定合理可行的活动项目或主题的时候需要考虑注意一下几点:首先,主题是否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当然,兴趣毕竟只是一种热情,变化快,不太稳定,因此不能作为确定主题时的唯一依据。同时,要看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选择的活动主题,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像学科课程那样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但综合实践仍以必要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因此选择主题时,也要尽可能的估计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选择与学生能力水平相当的主题。第三,整体切口要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知识经验的限制,选题时应选择小而精,容易操作的主题,注重科学研究的方法的掌握,切记贪大求全。可以运用了校园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活动。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
案例描述(二)
在学生制定小组方案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时,我发现每一位小组记录员都在认真工整的书写每一个字、每一个项目。回想学生们第一次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时茫然的样子与之对比,我很是欣慰。学生在成长,在进步。
课下,我看着一份份活动计划一个新的困惑又出现在我的脑海。用电脑表格中的操作指令来说就是居中的问题。学生填写的文字有的居上、有的居下、有的居左、有的居右,还有行间距等看似无关重要的小问题。但是这些小问题直接影响了表格的美观程度。
于是我计划在活动实施阶段之前开展一节“填表也精彩”的交流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的,并且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在周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伊始,逐一展示了各小组的活动计划表。学生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们制定的活动计划不合格吗?”我微笑着说:“大家制定的活动计划都是合理的、具有操作性的,全部合格。我希望大家再认真的观察每一个小组的计划表。”接下来我把全部的计划表展示在大屏幕上。学生有的皱着眉头边看边思考,有的睁大了眼睛仔细的像在玩“大家来找茬”一样,一个一个的对比……学生们都进入了观察、疑惑、思考之中,这时教室里静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悄悄的有学生开始举起不太自信的手,看来他是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但是还不确定。渐渐地举手要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交流的时机到了,我们首先开始了小组内部交流,并达成一个或若干共识。学生们积极有序的发言交流,而小组记录员忙的是不可开交。在全班组间交流讨论中学生达成了共识:
问题一、书写的文字占格不规范。
问题二、个别字迹书写大小不适合。
学生们在发现共性问题的同时,也有针对性的对自己小组的计划提出了意见。
分析与思考
现代科技之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活动主题。同时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适时地培养学生发现自己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意识。随着实践的深入,新的问题还会不断生成,新的困难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不断的坚持,去克服。这当中教师就要不断的进行鼓励,给学生以支持。
指导教师也要善于从学生的信息中发现问题,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要增强,发现问题、归纳提炼的能力要提高。我感到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特定的套路,没有现成的可参照的模板,只能因时、因地针对不同的活动类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问”提供良好的教育需要。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出的那样:”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们和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起快乐、共同成长。
参考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