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觉悟炒股真谛
(2016-06-01 08:03:03)分类: 学而思 |
《金刚经》觉悟炒股真谛
1.法会因由:定义修行,平凡生活中处处可修行,炒股也可修行。故有佛教禅宗名句,穿衣吃饭即是道
2.善现启请:阐述“善护念”这一段的“关键词”是“善护念”。一念之间,等于一呼一吸的时间,佛教认为这么短的时间内人就会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佛要大家修行,根本就是要“善护念”,也就是要让这些烦恼“住”,要“降伏其心”。所以心静自然定。定心定烦恼。戒贪婪与恐惧之心即是炒股之”善护念”.
3.大乘正宗:佛以万法皆空为根本
4.妙行无住:不执著而妙行,布施而无布施心,重势不重价;心中有股,手中无股,这些都
5.如理实现:诸相非相,透过诸相的表面现象看到实质不是相而是空。强调空的本质,才算懂得佛教的真谛。炒股之涨跌,技术支撑与压制
6.正信希有:真正理解佛法之万法皆空者很少很难,就如正真理解运用概率与趋势来炒股如修行的少之又少或者说没有。
7.无得无说:万法皆空不要执著于教条,以“无”为法性,本无浅深定相可取。以股来说,绝对与相对,取相对而非绝对,以无绝对为重点。
8.依法出生:指应从佛法的空谛中觉悟,炒股意味着应从无绝对,趋势中修行觉悟。不要以指标,数据来肯定,依此来执行。
9.一相无相:意指不论哪一种表相,其本质都是“无”相。所以不执著,追求“无”相,概率与趋势才是炒股大道之根本
10.庄严净土:说明真正的庄严净土是无所执著,意为不要执着。炒股的净土是什么
11.无为福胜:《经刚经》空无才是真福。以“无”即“空”的佛家根本义理。强调万法皆空。应用于炒股之上,以概率与趋势为真福。顺势
12.尊重正教:阐述了《金刚经》在佛教经曲中的至尊地位。这部经典最好的体现了佛法的空无妙理。结合炒股来说,《期货趋势技术分析》《日本蜡烛图》以及江恩趋势理论不失为炒股之中经典传承。雪豹认为《周易》哲学根本才是炒股真正的义理。不得不看。
13.如法受持:意思是不要执著于名相本身,而要把握真谛。那么什么是佛法的实呢,就是破除了所有”名相“的那个“空”谛,就是实。结合炒股,什么是“空”谛。“顺”势而为即是真谛。
14.离相寂灭:阐明只有离开“相”而悟“空”,不要“执著”才能达到佛的境界,否则就没有觉悟。炒股也强调只有离开指标,均线,技术
15.持经功德:强高《金刚经》的无上经典地位。反过来,周易,期货趋势技术分析,日本蜡烛图,江恩理论反复阅读反复研讨,真正接受体会有觉悟才是无上功德。有利于炒股修行。
16.能净业障:意思是修持《金刚经》就能使自身所作各种业和所遇各种障得到洗涤消解。炒股修行中面临或遇上的困惑只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逐一消解。前提是必须以觉悟经典。
17.究竟无我:就是阐明不要执著表相,只有彻底弄明白“无我”的意思。才算真正懂了佛法的大义。炒股中抛弃自我为中心,置身于趋势概率中去,顺而不执著。这才是炒股的真谛。
18.一体同观:只要把握了空无宗旨,就能超越万相。故名一体同观。万相根本,就是万法皆空。炒股而言,趋势为宗旨,万法皆是。
19.法界通化:法指法性,实相,界指所有外界的表现。全句意思是指所有的一切相,一切表现都者是以空,无为宗旨,为根本
20.离色离相:意是指打破对色身,诸相的执著,阐明万法皆空。这点深有体会,刚开始炒股时,就自以为领悟一个指标得意了多天,实盘应用时,确处处碰壁。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领悟炒股的义理。
21.非说所说:不要解说佛法,还是在强调空之本旨。佛不说法,因为万法皆空。炒股不说趋势,因为本身就在趋势之中。
22.无法可得:是说“无”是佛法的根本,即好比概率是炒股的本质一样。脱离了根本
23.净心行善:只有摆脱“有”所执著,才能净心,才是真善。净心即是心中无我。只要有了这个根本,修任何善法都能觉悟。持股怕跌,抛掉怕涨,我认为,我觉得,自认为联明的预判顶底,这些都
24.福智无比:诵读《金刚经》就是福,持受《金刚经》就生智。修持则是福德无比。一法通万法能,真正懂得了周易,懂得了趋势之法,就会觉悟生智慧
25.化无所化:化就是点化,点拔,佛只是启发个人的自己觉悟。不是灌输。佛不度众生,因为佛也是空。凡夫只要无我了,就就成佛了。修持经典,启发自己觉悟。所以有概率非概率
26.法身非相:说明不应该执著于“相”的佛家根本道理。强调万法皆空的真谛。崇拜高手当成偶像,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这就是法身非相。
27.不断不灭:意思指对“空”本身也不能执著,不能把“空”绝对化。对于炒股,概率胜算与趋势只是相对而不以绝对对待,反之就是执著着相呢。
28.不受不贪:佛法真谛是空,佛教根本
29.威仪寂静:意指真正的威仪是超越威仪的,不执着威仪,达到空掉一切的境界,则而威仪自来。炒股一个心思只想着赚钱,多是不能赚钱,如果找到真正的炒股根本,空掉之种贪念,顺应趋势,赚钱则成为必然。
30.一合理相:世界是微尘之集合,但其本质是空。一切名相都是假名,给它一个名称,最后仍然要变成空无。
31.知见不生:阐明我见,人见,众生见,也是应超脱的,因为空才是佛法真谛。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归根结底都
32.应化非真:化,变化之意,全句指一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