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2012-05-16 10:44: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三下五-七单元 |
《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比大小”是在学完“分一分(一)”和“分一分(二)”,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对于分数的进一步认识。教材呈现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是通过图形表示分数,让学生通过具体、直观的思维操作去理解和掌握。这样编排,可以进一步加强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突出现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大小比较与生活的联系,会结合实例和图示直观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小于10)大小规律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能力,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用“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二、探究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1、从生活经验出发,直观比较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
(1)折一折,涂一涂,再比大小。
(2)分别圈出下面两堆桃子的八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设计说明:学生提供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再比大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 。)
2、交流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课件演示)
(设计说明:学生要从前面的实际操作得出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并描述思考的过程;通过展示与交流,促进学生个体的反思。)
3、探究、发现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规律。
(1)试一试:填分数,比大小。
(2)电脑动态演示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2份、3份……10份的过程。
思考:从排列的过程或结果中,有什么发现?
(设计说明: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创设数学情境,进一步探究、发现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规律。)
4、继续用“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引入,探究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的方法。
(设计说明: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能够探究出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的方法。)
三、巩固提升
1、基本练习
2、拓展延伸
(设计说明:本课学生经历了发现简单分数比较大小规律的过程,主要是发展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至于应用发现的规律比较分数大小,还不能作为对所有学生的普遍要求。拓展延伸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四、课堂小结:
提问:分数大小的比较和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一样吗?
回答:思路是一样的。只是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饿分数分子和分母变化时所引起的分数的变化。
《比大小》导学案
(一)分组研讨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分数吗?试着读一读。
1/2,1/4, 3/4。
这么多的分数如果进行比较,你们有什么感觉?
能不能把这些分数分类整理一下?试试看。
(同组试着分类整理。学生可以发现:分母相同的分数:1/4和3/4。分子相同的分数:1/2和1/4。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3/4和1/2。)
(二)探索规律(小组汇报归纳)
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2.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
(三)小组打擂夺红旗
(四个小组交流,全班汇报验证规律。)
1.反馈评价
(1)58页试一试:填分数,比大小。
(2)按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
2.总结规律
(1)思考讨论:
①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
②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
(2)学生总结:
①在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时,看分子,分子大的就大,分子小的就小;
②在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时,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3)思考:2/3和2/5;3/4,3/5和3/8;5/6,6/7谁大谁小?
(全班交流:分母不同,分子相同但不是1,像这样的分数你会比较大小吗?分子、分母都不同呢?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存入问题银行。)
(四)我用知识,解决问题(教材59页“练一练”)
1.按分数涂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
2.在正方形中,涂出它的1/4。
3.第3题。
4.联系生活,发现问题。
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分数比大小的例子吗?会解决了吗?说一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