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让父母操心
标签:
365教育 |
少让父母操心
林淑珠
【教材分析】
《少让父母操心》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关心父母、懂得分担,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关心家庭生活。因此设置了不同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关心。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爸爸妈妈多辛苦”和“少给父母添麻烦”两方面。其中第一课时内容为“为父母分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通过自身体验、小记者提问等活动,初步关心体谅父母的情感;通过实践行动,学生学会愿意分担家务,关心家庭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激发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
2.通过自身体验、小记者提问等活动,学会关心体谅父母的情感;
3.理解父母,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并且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感激。
2.教学难点:分担家务,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过程】
一、体会父母辛苦
(一) 谈话导入,打开心扉
1.师:同学们,从早到晚,父母都在忙碌,忙于工作,劳于生活,为我们操心。
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什么?
1.
2.
【设计意图】链接生活实际,以学生的视角,激发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观察家庭生活,尤其是父母的工作与生活,从情感中体验父母的不容易,为接下来的学习进行铺垫。
(二)时钟游戏:感受父母的辛苦
1.(黑板上出现一个时钟转盘)孩子们,我们来玩一个时间转盘游戏。老师随机转一下,转到几点钟,我们开火车说一说此时你在干什么?游戏开始!
2.当你们在享受美食、睡大觉的适合,此时你的父母都在干什么呢?(播放视频)
3.四人小组合作:此时,你的父母在家都会干什么?(时间转到晚上10点左右)
4.对啊,父母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还得做家务,辅导作业等,爸爸妈妈不累吗?
【设计意图】通过时钟对比,并结合日常生活,尤其选择早上时间和晚上时间,当我们在休息时,父母都在做家务或者工作,初步感受父母的辛苦。
(三)读图:感悟父母的忙碌
1.教材中也有几位父母,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三幅图片)
2.小组合作:
说一说图中的父母在干什么?这样的事情在你家里发生过吗?
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3.父母难道不怕累吗?(播放视频:《爸爸妈妈的心里话》)
4.既然这么辛苦,父母回到家为什么不休息一下呢?从这些细节我们感受父母辛苦。
【设计意图】通过链接教材资料,小组合作讨论图片内容,通过直观的观察,直接的讨论,真正体会到父母工作;鼓励学生抓住父母辛苦的细节,从一些显性行为中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辛苦,同时也从内心体谅父母的辛苦。
二、感悟父母工作之艰辛
(一) 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教材三幅图片(工作图片)
1.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
2.你向和爸爸妈妈一起工作,看看他们的工作环境吗?
(二)结合实际生活,全班探究
1.教材中的工作场景你在实际生活中见过吗?2.既然这么累,爸爸妈妈为什么没有放弃呢?
三、亲身体验父母的工作
(一)父母工作时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课前同学们都跟着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真正体验了一把职场体验。你觉得最辛苦的地方在哪里?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
1.工作内容:哪项内容特别辛苦?如果是你还会继续吗?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坚持做呢?
2.工作时间:你连续工作这么长时间什么感受?你想要休息一下吗?他们休息了吗?
3.工作路途:上班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公交车上挤吗?每天来回需要多长时间?这么长时间坐交通工具累不累?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体验父母的工作,进入真实的角色,能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了解父母工作的具体情况,同时也从体验中真实感受父母的忙碌。
(二)由于有些爸爸妈妈的工作比较特殊,同学们没办法体验。我们可以采访他们。采访之前,我们小组需要来设计一张访问单,把自己最想要问的问题罗列出来。
(三)小组合作:设计采访单。
(四)采访单设计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实践一下吧。今天我们课堂中也来了一位爸爸,我们请一组同学来采访一下吧,哪组同学先来?
(五)听听他们的采访结果,小组同学依次展示结果。(采访小队展示)
【设计意图】由于有些父母的工作比较特殊,学生无法体验父母的工作,使得这些学生会有失落感,同时无法从情感上体验父母的工作,直接经验会比较缺失;设计《采访单》,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罗列、列提纲,同时方便孩子进行有效的提问和采访,也有助于获取父母工作的一线资料。
【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2、
【教学重点】
认识到为父母分担 要少给父母添乱,为父母分忧解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会用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和生活,发现原来爸爸妈妈每天要做那么多的事情,太辛苦啦!可是,除了繁重的工作,爸爸妈妈还要照顾我们,你还记得爸爸妈妈怎么照顾你的吗?
1、
(1)3-4位孩子分享爸爸妈妈照顾自己的事例
(2)感受爸爸妈妈照顾自己的辛苦
请你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爸爸妈妈一天要做的事情做一个小归纳。
父母每天要做的事情算下来有多少?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爸爸妈妈的职业以及工作中的辛苦与烦恼,但这只是爸爸妈妈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照顾家庭也是辛苦的,引导学生分享父母照顾自己的事例,从而进一步感受父母的辛苦,为少给父母添麻烦做好铺垫。】
2、导入活动主题——少给父母添麻烦
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们应该帮他们分担,工作上我们没有办法帮忙,但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少给父母添麻烦(板书课题:少给父母添麻烦)
二、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成为爸爸妈妈的“麻烦”,比如写完作业不收拾弄得书桌乱糟糟的,比如回到家将书包乱扔。
1.发现自己的小麻烦
(1)你是家人的小麻烦,还是家人的小棉袄呢?为什么?(2)小小分享会:你制造什么小麻烦?
【设计意图:借助书上的三幅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麻烦”。再借助生活经验的联想,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现自己实际生活中可能犯的各种小毛病,为进一步减少麻烦找到病因】
2.减少自己的小麻烦
(1)
(2)
(3)小组讨论,还有哪些能管好自己的办法
小结:原来我们不经意之中制造了那么多麻烦,但只要我们好好管好自己就可以减少麻烦。
【设计意图:抓住平时出现的麻烦这一“病因”,从而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寻找管好自己的“良药”,从小事情出发,初步完成少给父母添麻烦的目标】
三、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给父母添麻烦,只是有时候不能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无意中给他们添了麻烦
1、
(1)
(2)
小镜头:麻烦来了
嘉伟在邻居家的菜地边踢足球,把菜苗踩倒了一大片……
嘉伟的爸爸这时可能……,如果嘉伟能……就好了。
楠楠生病了,爸爸帮她拿药,倒好了水……
楠楠的爸爸此刻心情会……,如果楠楠能……就好了。
2、
(1)你有没有无意中给爸爸妈妈带来麻烦?
(2)我们如何避免给爸爸妈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小结:这些麻烦只要我们多想一想爸爸妈妈的感受,就不会出现了。我们以后应该多想一想,多站在爸爸妈妈的角度考虑问题,少给父母找麻烦。
【设计意图:麻烦有时出现在我们没有考虑清楚的时候,借助书上的事例开展小镜头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思考的重要性,从而为以后的生活学习准好准备。】
四、
我们的行为太重要了,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都有可能使父母徒增烦恼。要为父母分忧解愁,就从学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开始吧!
1.
2.
如果早上我能按时起床,父母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会自己洗衣服、整理房间,父母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放学后我又快又好地把作业做完,父母就可以____________
如果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母就可以_______________
小结:为父母少添麻烦,除了要管好自己,做事情先思考,还要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给父母解烦忧,做好自己能够做的,并给父母及家人一些温暖的举动,让我们的关系更加其乐融融。
3.
制作一份我将做的小清单,在接下来的一周为父母和家人做这些事,从而为父母分担。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少给父母添麻烦就需要实际行动,先大家一同设想,然后“我将做”清单任务,从认识真正变为实际行动。】
五、
今天的学习,让老师看到我们同学都很能为爸爸妈妈分担。希望你们能将今天课堂上学习的东西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少给父母添乱,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