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大学生的求职就业运用

(2012-11-29 11:23:36)
标签:

杂谈

   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大学生的求职就业运用

学院:经管学院               学号:6302709072

       班级:会计092                姓名:龚杰

 

摘要本文波特五力战略分析模型分析我们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各种因素,波特五力战略分析模型在我们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一些建议希望我们大学生能够认清就业环境形势、正确看待专业定位恰当评估自身价值适时开展个性营销,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最适合满意的工作。

关键字 波特五力模型  大学生求职就业  迈克尔·波特

 

一  波特五力模型的解释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大学生的求职就业运用

      波特五力模型图

分别是以下五力: 

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获取利润,对现有的竞争者构成威胁,削弱现有企业产生理想财务回报率的能力,分割市场份额,激化竞争。

新进入者威胁力度和数量很大程度取决各种进入壁垒的高度,决定进入壁垒高度的因素有:(1)规模经济;(2)客户忠诚度;(3)资本金投入;(4)转换成本;(5)对销售渠道使用权;(6)政府政策;(7)现有产品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

供应商议价能力

提高供应商在行业中议价能力,从而降低公司在行业中盈利性的因素有:(1)没有替代品,没有其他供应商;(2)该产品或服务独一无二,且转换成本很高;(3)供应商所处行业由少数几家公司主导并面向大多数客户销售;(4)供应商产品对客户生产业务很重要;(5)企业采购量占供应商产量的比率很低;(6)供应商能直接销售产品并与企业抢占市场。

购买商议价能力

提高购买商议价能力因素有:(1)购买方从卖方购买的产品占卖方销售量很大比例;(2)购买商购买的产品对其经营不很重要,且该产品缺少唯一性;(3)转换其他供应商购买的成本较低;(4)购买商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占其成本的比例较高;(5)购买商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容易被替代;(6)购买商的采购人员有高超的谈判技巧;(7)购买商有能力自行制造或提供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

替代产品的威胁

替代产品指可由其他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具有的功能大致与现有产品或服务功能相似,可满足消费者同样需求。替代品通过(1)设置价格上限;(2)改变需求量;(3)迫使企业投入更多资金并提高服务质量来影响一个行业盈利性

同业竞争者竞争强度

竞争强度取决以下因素:(1)竞争者数量,市场中竞争者越多,竞争强度会越高;(2)行业增长率,行业增长缓慢,新进入者从其他竞争者那里争取市场份额,现有企业之间争夺既有市场份额,竞争会变激烈;(3)行业固定成本,行业固定成本越高,企业寻求降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或增加产量,导致在价格上相互竞争;(4)产品转换成本,产品缺乏差异性或具标准化,购买商轻易转换供应商,供应商间相互竞争;(5)不确定性,一个企业不确定同行业另一企业如何经营,可能制定更具竞争力的战略;(6)战略重要性,企业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获得成功,则会采取具有竞争力的行为达成目标;(7)退出壁垒,使现有供应商难以退出某行业的障碍会令同业的竞争激烈化。

 

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形势

    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且,自2007年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  

 

三  波特五力模型具体分析大学生求职就业

现在我们就依照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到的“五力模型”来简单分析一下其中影响大学生就业求职的几种原因。

迈克尔·波特五力包括:行业内的竞争者、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我们可以简要如下概括大学生求职就业时的“五力”:

(1)高校大学应届毕业生群体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中的行业内的竞争者。

(2)培养大学生的大学高校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中的供应方。   

(3)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中的购                          买方。 

(4) 后两三年毕业的低年级大学生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               中的潜在进入者。 

(5)职业学校,包括技校学生,职业中学,技术工人,拜师学艺的学徒,民工等一切在社会上和大学生应征工作的群体的总和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中的替代品。

对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具体五力模型分析如下:

第一,行业内的竞争者——高校大学应届毕业生群体。

根据波特五力模型中影响同业竞争者竞争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首先是竞争者数量,市场中竞争者越多,竞争强度会越高。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教育的转变,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在求职就业时庞大规模高校大学应届毕业生群体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其次是行业固定成本,行业固定成本越高,导致相互竞争越激烈。假设依据现在这个物价水平下,我们读完四年的本科,平均下,一年学费加住宿费六千左右,所有生活学习费用每月一千左右,还有其它开销,一年的费用也要两万多,四年下来,基本上就要七八万。所以读个大学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十六七年的寒窗苦读,无论是经济成本,还是学生的精神成本,都是非常巨大的。这句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在求职就业时期望值居高不下,大家都想找到的好的单位,好的工作,好的薪资,好的待遇,想国企,央企,外企,都想进国有四大银行,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最后就是导致我们大学生在这方面求职时的竞争激烈化。

再次就是不确定性,由于信息不流畅,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原因,使我们在求职就业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我们找到自己满意合适的工作产生影响。最后,战略重要性,由于我们把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作为我们职业生涯规划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大家都在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增强自身在求职就业时的竞争力。

第二,供应方——培养大学生的大学高校

    自从高校产业化战略思想调整后,大学教育趋于商业化,高招迅速扩张,但大学为提高招生竞争力只是在校园硬件上投入巨资来吸引中学毕业生,而在教育软件上的投资好象被放到了次要位置。高校却一味的抓产业化去了而忽略了做好他们本质教育工作,让高校学生学到知识,能力,以适应后来的就业等。高校在输出毕业生的时候,他们很少注重他们培养的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的,他们在毕业生毕业之前一般最关心的是那位同学还欠学费的把他的毕业证扣下而不是关心他们是否都找到合适工作的。综合社会反应和高校本身体制弊端来说,高校在大学生社会竞争力当中越来越弱是主要影响者。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也是影响我们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时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第三,购买方——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

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大学生供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上是供大于求。企业在面对选才招聘大学生时是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的。当他们在有优先选择权的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这一过程中,他们面对如此众多的求职大学生,他们也有了讲价还价的资本,且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所以现在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求职时普遍工薪不是很高。很多时候有些大学生叹息到自己读了四年书还不如一个普通民工收入,为什么当初还花费巨大的成本来读书?因一方面,企业自身的强弱,也是大学生竞争考虑的要素,强势企业选择的人更多,要求更严,相对弱势企业则人较少,要求较弱。用人单位目前除了文凭外,更加注重能力,经验非常重要,许多公司不愿意花钱培养人才,更愿意招立刻创造价值的员工。
第四,潜在进入者——后两三年毕业的低年级大学生。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校在校学生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但是当我们进入大学校园后,除了沉浸在进入象牙塔后的惊喜之外,随之面对的是将来的就业压力。源源不断的新进入校园的大学生也给现在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

第五。替代品——包括技校学生,职业中学,技术工人,拜师学艺的学徒,民工等一切在社会上和大学生应征工作的群体的总和。

    技校学生,职业中学,技术工人,拜师学艺的学徒,民工等一切在社会上和大学生应征工作的群体中的某些人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他们虽然没有大学生那样很高的文凭,但是他们有更能擅任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廉价的工资。他们相对很多眼高手低的应届大学生来说,这类人更受到企业的追捧和欢迎。这类竞争者虽然和高校某些知识含量高的应届毕业生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他们面对需要在实际工作当中才能学到的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大多数岗位来说他们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他们不但教育成本低,而且心态极其好,很多企业需要这类实用型人才。

四  波特五力战略分析模型在大学生求职中的几点启示 
    大学生求职就业应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而确定的。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四点启示: 

  1.认清就业环境形势。就业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当年大学生就业政策、当年经济形势、当年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当年毕业生情况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就业环境。大学生判断就业环境应围绕以下问题来考虑:一是心理环境,即能否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二是人才环境,即人才的重视和培训情况,人才的使用和发展机会情况;三是经济环境,即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基本生活设施、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和生活环境状况;四是行业环境,即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行业的社会地位、发展前景如何;五是五是家庭环境,是否有因为家庭原因需要特别考虑的因素,如照顾家人等。 

2.正确看待专业定位。一是不断提升专业意识。专业与职业之间并不能画“恒等号”,专业不对口的就业现象在今天的人才市场上比比皆是。尤其作为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在热门专业就业中可能只是“凤尾”,而冷门专业却可能成为“鸡头”。二是着力打造看家本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具有别人不可匹敌的“看家本领”,哪一行,都可以获得发展。三是广泛拓展知识结构。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每位同学都可以获得很多的学习机会。应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制定个人学业生涯规划,即要明白自己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才,然后了解这类人才应该具备哪些优良素质和能力,再次选择怎样的途径可以培养这些素质和能力,最后是采取相应的行动。 
  3.恰当评估自身价值。凡是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都是有自身价值的。一是测评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分析自己的性格和气质。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从事与自己的性格、气质相符的工作,则更易出成绩。三是明确自己在择业中的优势与劣势,该如何扬长避短。 
  4.适时开展个性营销。求职应聘,实际上是向企业推销自己。成功的推销,产品的质量是基础与保证,产品的包装是吸引眼球的手段,而产品性能的合理展示则是完成售卖的至关重要一环。大学生求职也应如此,从应聘前对企业性质、环境、管理、薪酬等各个方面的了解,到有针对性地制作个性化求职资料,再到有准备地参加应聘面试、笔试,最后到对适合企业的对比挑选等等。

 

参考文献

1.《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2.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王伯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Competitive Strategy   Michael E.Porter 著  陈小悦

   华夏出版社

4. 现代竞争战略》  沃克 著   刘刚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ACCA·PAPER P3》商务分析(课本)(英文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大学生的求职就业运用

学院:经管学院               学号:6302709072

       班级:会计092                姓名:龚杰

 

摘要本文波特五力战略分析模型分析我们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各种因素,波特五力战略分析模型在我们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一些建议希望我们大学生能够认清就业环境形势、正确看待专业定位恰当评估自身价值适时开展个性营销,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最适合满意的工作。

关键字 波特五力模型  大学生求职就业  迈克尔·波特

 

一  波特五力模型的解释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大学生的求职就业运用

      波特五力模型图

分别是以下五力: 

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获取利润,对现有的竞争者构成威胁,削弱现有企业产生理想财务回报率的能力,分割市场份额,激化竞争。

新进入者威胁力度和数量很大程度取决各种进入壁垒的高度,决定进入壁垒高度的因素有:(1)规模经济;(2)客户忠诚度;(3)资本金投入;(4)转换成本;(5)对销售渠道使用权;(6)政府政策;(7)现有产品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

供应商议价能力

提高供应商在行业中议价能力,从而降低公司在行业中盈利性的因素有:(1)没有替代品,没有其他供应商;(2)该产品或服务独一无二,且转换成本很高;(3)供应商所处行业由少数几家公司主导并面向大多数客户销售;(4)供应商产品对客户生产业务很重要;(5)企业采购量占供应商产量的比率很低;(6)供应商能直接销售产品并与企业抢占市场。

购买商议价能力

提高购买商议价能力因素有:(1)购买方从卖方购买的产品占卖方销售量很大比例;(2)购买商购买的产品对其经营不很重要,且该产品缺少唯一性;(3)转换其他供应商购买的成本较低;(4)购买商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占其成本的比例较高;(5)购买商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容易被替代;(6)购买商的采购人员有高超的谈判技巧;(7)购买商有能力自行制造或提供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

替代产品的威胁

替代产品指可由其他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具有的功能大致与现有产品或服务功能相似,可满足消费者同样需求。替代品通过(1)设置价格上限;(2)改变需求量;(3)迫使企业投入更多资金并提高服务质量来影响一个行业盈利性

同业竞争者竞争强度

竞争强度取决以下因素:(1)竞争者数量,市场中竞争者越多,竞争强度会越高;(2)行业增长率,行业增长缓慢,新进入者从其他竞争者那里争取市场份额,现有企业之间争夺既有市场份额,竞争会变激烈;(3)行业固定成本,行业固定成本越高,企业寻求降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或增加产量,导致在价格上相互竞争;(4)产品转换成本,产品缺乏差异性或具标准化,购买商轻易转换供应商,供应商间相互竞争;(5)不确定性,一个企业不确定同行业另一企业如何经营,可能制定更具竞争力的战略;(6)战略重要性,企业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获得成功,则会采取具有竞争力的行为达成目标;(7)退出壁垒,使现有供应商难以退出某行业的障碍会令同业的竞争激烈化。

 

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形势

    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且,自2007年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  

 

三  波特五力模型具体分析大学生求职就业

现在我们就依照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到的“五力模型”来简单分析一下其中影响大学生就业求职的几种原因。

迈克尔·波特五力包括:行业内的竞争者、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我们可以简要如下概括大学生求职就业时的“五力”:

(1)高校大学应届毕业生群体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中的行业内的竞争者。

(2)培养大学生的大学高校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中的供应方。   

(3)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中的购                          买方。 

(4) 后两三年毕业的低年级大学生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               中的潜在进入者。 

(5)职业学校,包括技校学生,职业中学,技术工人,拜师学艺的学徒,民工等一切在社会上和大学生应征工作的群体的总和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中的替代品。

对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具体五力模型分析如下:

第一,行业内的竞争者——高校大学应届毕业生群体。

根据波特五力模型中影响同业竞争者竞争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首先是竞争者数量,市场中竞争者越多,竞争强度会越高。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教育的转变,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在求职就业时庞大规模高校大学应届毕业生群体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其次是行业固定成本,行业固定成本越高,导致相互竞争越激烈。假设依据现在这个物价水平下,我们读完四年的本科,平均下,一年学费加住宿费六千左右,所有生活学习费用每月一千左右,还有其它开销,一年的费用也要两万多,四年下来,基本上就要七八万。所以读个大学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十六七年的寒窗苦读,无论是经济成本,还是学生的精神成本,都是非常巨大的。这句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在求职就业时期望值居高不下,大家都想找到的好的单位,好的工作,好的薪资,好的待遇,想国企,央企,外企,都想进国有四大银行,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最后就是导致我们大学生在这方面求职时的竞争激烈化。

再次就是不确定性,由于信息不流畅,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原因,使我们在求职就业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我们找到自己满意合适的工作产生影响。最后,战略重要性,由于我们把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作为我们职业生涯规划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大家都在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增强自身在求职就业时的竞争力。

第二,供应方——培养大学生的大学高校

    自从高校产业化战略思想调整后,大学教育趋于商业化,高招迅速扩张,但大学为提高招生竞争力只是在校园硬件上投入巨资来吸引中学毕业生,而在教育软件上的投资好象被放到了次要位置。高校却一味的抓产业化去了而忽略了做好他们本质教育工作,让高校学生学到知识,能力,以适应后来的就业等。高校在输出毕业生的时候,他们很少注重他们培养的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的,他们在毕业生毕业之前一般最关心的是那位同学还欠学费的把他的毕业证扣下而不是关心他们是否都找到合适工作的。综合社会反应和高校本身体制弊端来说,高校在大学生社会竞争力当中越来越弱是主要影响者。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也是影响我们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时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第三,购买方——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

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大学生供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上是供大于求。企业在面对选才招聘大学生时是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的。当他们在有优先选择权的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这一过程中,他们面对如此众多的求职大学生,他们也有了讲价还价的资本,且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所以现在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求职时普遍工薪不是很高。很多时候有些大学生叹息到自己读了四年书还不如一个普通民工收入,为什么当初还花费巨大的成本来读书?因一方面,企业自身的强弱,也是大学生竞争考虑的要素,强势企业选择的人更多,要求更严,相对弱势企业则人较少,要求较弱。用人单位目前除了文凭外,更加注重能力,经验非常重要,许多公司不愿意花钱培养人才,更愿意招立刻创造价值的员工。
第四,潜在进入者——后两三年毕业的低年级大学生。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校在校学生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但是当我们进入大学校园后,除了沉浸在进入象牙塔后的惊喜之外,随之面对的是将来的就业压力。源源不断的新进入校园的大学生也给现在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

第五。替代品——包括技校学生,职业中学,技术工人,拜师学艺的学徒,民工等一切在社会上和大学生应征工作的群体的总和。

    技校学生,职业中学,技术工人,拜师学艺的学徒,民工等一切在社会上和大学生应征工作的群体中的某些人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他们虽然没有大学生那样很高的文凭,但是他们有更能擅任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廉价的工资。他们相对很多眼高手低的应届大学生来说,这类人更受到企业的追捧和欢迎。这类竞争者虽然和高校某些知识含量高的应届毕业生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他们面对需要在实际工作当中才能学到的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大多数岗位来说他们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他们不但教育成本低,而且心态极其好,很多企业需要这类实用型人才。

四  波特五力战略分析模型在大学生求职中的几点启示 
    大学生求职就业应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而确定的。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四点启示: 

  1.认清就业环境形势。就业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当年大学生就业政策、当年经济形势、当年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当年毕业生情况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就业环境。大学生判断就业环境应围绕以下问题来考虑:一是心理环境,即能否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二是人才环境,即人才的重视和培训情况,人才的使用和发展机会情况;三是经济环境,即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基本生活设施、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和生活环境状况;四是行业环境,即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行业的社会地位、发展前景如何;五是五是家庭环境,是否有因为家庭原因需要特别考虑的因素,如照顾家人等。 

2.正确看待专业定位。一是不断提升专业意识。专业与职业之间并不能画“恒等号”,专业不对口的就业现象在今天的人才市场上比比皆是。尤其作为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在热门专业就业中可能只是“凤尾”,而冷门专业却可能成为“鸡头”。二是着力打造看家本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具有别人不可匹敌的“看家本领”,哪一行,都可以获得发展。三是广泛拓展知识结构。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每位同学都可以获得很多的学习机会。应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制定个人学业生涯规划,即要明白自己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才,然后了解这类人才应该具备哪些优良素质和能力,再次选择怎样的途径可以培养这些素质和能力,最后是采取相应的行动。 
  3.恰当评估自身价值。凡是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都是有自身价值的。一是测评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分析自己的性格和气质。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从事与自己的性格、气质相符的工作,则更易出成绩。三是明确自己在择业中的优势与劣势,该如何扬长避短。 
  4.适时开展个性营销。求职应聘,实际上是向企业推销自己。成功的推销,产品的质量是基础与保证,产品的包装是吸引眼球的手段,而产品性能的合理展示则是完成售卖的至关重要一环。大学生求职也应如此,从应聘前对企业性质、环境、管理、薪酬等各个方面的了解,到有针对性地制作个性化求职资料,再到有准备地参加应聘面试、笔试,最后到对适合企业的对比挑选等等。

 

参考文献

1.《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2.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王伯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Competitive Strategy   Michael E.Porter 著  陈小悦

   华夏出版社

4. 现代竞争战略》  沃克 著   刘刚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ACCA·PAPER P3》商务分析(课本)(英文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