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中的荧光—基础知识介绍
(2018-05-03 09:33:27)
标签:
收藏 |
一、什么是“荧光”?
荧光,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波长长的反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反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广义地把各种微弱的光亮都称为荧光,而不去仔细追究和区分其发光原理。
物质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发出荧光的现象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发荧光,如叶绿素、血红素等经紫外线照射后,能发出红色的荧光,称为自发荧光;第二种是诱发荧光,即物体经荧光染料染色后再通过紫外线照射发出荧光,称为诱发荧光。
二、纸币上的荧光是什么荧光?
应该属于诱发荧光,这要从纸币的油墨防伪技术上来分析。油墨是印制钞票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具有防伪性能的油墨一般称安全油墨或防伪油墨。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色荧光油墨
用这种油墨印刷的图案在普通光线下看是一种颜色,但在紫外光照射下会看到它发出明亮的荧光,甚至呈现出另一种颜色。有色荧光油墨一般应用在钞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或某种花纹图案上。
2、无色荧光油墨
这种油墨的印刷图案在普通光下是看不见的,而在紫外光下可看见发出明亮的荧光。如第五套人民币各面额纸币上均使用了这种油墨。
3、磁性油墨
磁性油墨的应用历史较悠久,但多是做为一项定性指标。现代钞票多将磁性油墨做为一项定量检测指标用于机读,同时也增加了伪造难度。
4、光变油墨
光变油墨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光可变材料,印成图案后,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图案的颜色会出现变化,由一种颜色变为另一种颜色。如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纸币正面右下角的面额数字即是使用光变油墨印刷的。
5、防复印油墨
用彩色复印机复制钞票时,这种油墨印刷的图案会发生颜色变化,致使复印出来的色调与原来票面上的色调完全不同。如日元上就使用了这种油墨。
6、红外光油墨
红外油墨印刷图案在普通光下,能看出来有颜色,但用红外光仪器观察时则无颜色。
7、珠光油墨
珠光油墨印刷图案随观察角度的不同会出现明亮的多种金属光泽效果或彩虹效果。欧元和日元采用了该项技术。
三、纸张的防伪技术
如果不慎放入含有增白剂的溶液中漂洗,钞纸上也会染上增白剂,在紫外灯光下,可能出现〝荧光现象〞,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结合钞票的其他特点综合分析确定真伪。同时,在钞票纸的抄造过程中,专门采取了以下防伪技术。
1、水印
3、彩色纤维和无色荧光纤维
彩色纤维是预先将一些特殊纤维染上红色、兰色或其他颜色,在造纸过程中将这些纤维按一定比例加到纸张中,有的是均匀地加在纸张中,有的是加在纸张固定的位置。而无色荧光纤维只有在紫外灯下才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