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

(2024-02-18 11:30:01)

聚焦“双减”   推进大单元教学

研思  致新     落实教学评一体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单元陈述课

                 榆次区泰山庙街小学 杨翠芳

     

《义务教育课程(2022年版)》明确指出:“课程实施要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为进一步聚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大单元教学,力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品质,积极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深度学习,根据区教研室工作安排,我们在此举行泰山庙街小学教育联合体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双减’  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为主题。

    聚焦核心素养,力求在单元主题教学中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第一节《从“白色污染”说起》,执教者闫霞老师,第二节《环境污染大搜索》,执教者张逸飞老师。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一单元教材分析,二单元核心观点,三单元目标,四课时目标,五单元大情境设计,六教学亮点。

一、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 

 

 

      

 

单元主题是《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素养要求是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垃圾、气候变暖等现象。道德发展和教育意义是让环保意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步提升环保行动能力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这一板块活动中,素养要求是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保护自然环境,树立环保意识。道德发展和教育意义是增强学生主动保护环境、亲近环境的意识和情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树立良好的环保观念,做“环保小卫士”。

在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素养要求是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正确应对自然灾害。道德发展和教育意义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应负的责任,自觉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 

 

 

 

 

 

 

这三个单元,都是环保主题,在我们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是螺旋上升的。

本单元共编排了三课,分别是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分为两课时,《从“白色污染”说起》和《环境污染大搜索》,是本次精讲的两节课,引导学生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应有环保意识。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分为《暴增的垃圾》和《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分为《地球“发烧”了》和《减少我们的碳排放》,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尝试去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减少碳排放,并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二、单元核心观点

从课程标准出发,《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素养内涵第二条“道德修养”中提到的社会公德:保护环境。第五条“责任意识”中提到的担当精神: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培育学生懂得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总目标第5条“学生能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识。”第二学段(3-4年级)分目标“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共同家园,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节约资源。”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本单元核心素养落实点具体内容要求: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行为(了解环境保护等常用法律)社会公德(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担当精神(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学生学情出发,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四年级的学生对环境污染的了解只是在感知层面,大概知道我们的环境遭受了污染,如大气污染、江河污染等,但对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白色污染和垃圾暴增的现状以及它们给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却没有具体的认识,对垃圾与资源的关系也不了解;他们对气候发生变化有点感受,也知道全球变暖会对环境有影响,但具体有哪些影响不是很清楚;对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与我们的哪些日常生活方式有关也不了解。

从教材内容出发,如图: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 

 

 

 

 

 

 

根据以上分析,依据整个单元学习内容设定核心观点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自觉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增强环保意识,参与环保行动,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看到单元核心观点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的,包含了我们整个单元学习的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懂得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

三、单元目标

在单元核心观点引领下,设计了本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到环境污染、暴增的垃圾、地球变暖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

2.根据具体的情境,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自觉保护自然环境,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3.愿意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乐于主动过低碳、绿色生活。

单元教学目标结合课本具体内容,制定课时目标。

四、课时目标,如图: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

其中精讲课的课时目标为:《从“白色污染”说起》1.了解塑料的性能和运用广泛,以及白色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危害。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面对白色污染提出合理建议,并能采取行动减少“白色污染”。3.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并积极行动起来。《环境污染大搜索》1.认识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 2.主动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环境保护的行动能力。

五、单元大情境设计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已融入现实,但仍需要我们为之作长期努力。为培养我校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呼吁更多的人积极投入到“美丽家园,人人建设”全民大行动中,我校将开展“我是生态环境小小宣讲员”项目活动,我们四年级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其中,学习环保知识,践行环保理念。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 

 

在大单元情境设计引领下,第10课第一课时设计的活动如下:活动一探究塑料制品的应用及性能,活动二认识塑料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困扰,活动三拒绝白色污染,设计行动方案。第二课时分别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农药污染我知道,活动二其他污染我来说,活动三保护环境我行动。

六、教学亮点,单元“教-学-评”一体化特色突出

1.前置作业单推进学生积极参与调查活动,进行实践类学习,第一课时《从“白色污染说起”》学习任务单,以调查搜集类作业为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实践中认识塑料制品被广泛应用的原因,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塑料垃圾产生危害的认识,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课时《环境污染大搜索》的前置作业,以调查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及其现状、成因及危害,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小组合理分工,搜集、选择和整理资料,并围绕主题进行汇报,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 

 

 

 

 

 

 

 

 

 

 

这两项作业既减轻了课时学习任务,又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第三课时《暴增的垃圾》的前置作业以调查探究类作业为引导,让学生感知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各样的垃圾,探究不同垃圾的来源,加深对垃圾危害的认识,对可利用资源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第四课时《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的前置作业以调查记录类作业为引导,让学生立足日常生活,初步认识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回收再利用的意义,同时能够为家庭、社区和班级的垃圾分类提出妙招,激发学生的废物改造再利用的能力与创新合作能力,引领学生从“学教材”到“去生活”,提升健康生活素养。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第五课时《地球“发烧”了》的前置作业以调查记录类作业为引导,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经验进行交流,感受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两节精讲课的评价单,课堂活动结合课堂整体表现,从调查安排完成任务情况,小组分工完成调查结果,以及交流活动开展情况,提出方案是否可行,解读环保理念等方面进行评价,侧重学生的主体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分为自评、互评、师评。

第四课时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 课堂评价单,第五课时 《地球“发烧”了》 课堂评价单,这两节课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同时细化到每项任务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能够爱护环境卫生,培养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

通过活动评价,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客观地、全面地、多角度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

2.单元作业设计方面围绕保护环境话题,开展跨学科活动,结合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相关内容进行,单元人文主题是“自然之美”阅读训练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表达训练要素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推荐理由。拟定本单元的作业设计大主题是:走进自然,珍爱自然。

作业设计一:

学生化身为小小调查员,查找资料,调查了解身边的自己喜欢的、值得推荐的地方和它存在的环境问题,以作业单的形式展开,包括(1)地方名称及由来(2)地方的位置(3)它的特别之处或者推荐的理由(4)存在的环境问题。

如图: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亲历活动之后,学生从感性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能够充分让每个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家园中,我们要正视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探究污染带来的危害性,激发学生对身边环境污染的责任意识,从小树立主人公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业设计二:

学生做为小小体验官,感受自然景观之美后,发现问题,为此提出建议,我为珍爱自然景观出谋划策,宣传家庭、学校减塑方案,深化垃圾分类,让社会生活更美好。

如图: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方案,引导学生明白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有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新的资源观,辩证看待垃圾与资源问题。变废为宝是垃圾变资源的重要途径,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空间,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利用身边的垃圾去探索、创新,并逐步培养学生节约和合理使用垃圾的良好习惯。

作业设计三:

学生学做小小宣讲员,以小组走进社区,向广大群众宣传减少垃圾的好办法,到公园游玩树文明之风,保护环境可以做的事情等方面。

如图:

 

 

 

 

 

 

 

 

 

 

 

 

 

 

聚焦“双减”推进大单元教学研思致新落实教学评一体 

作业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调查探究活动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让环保意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发挥少先队员的力量,做好新时代好少年的追求,逐步提升环保行动能力和环境保护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综述,202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讲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传承给下一代,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依旧需要解决污染防治攻坚战、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升、碳达峰与碳中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等一系列问题,美丽家园建设依旧任重而道远。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们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愿意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乐于主动过低碳、绿色生活。我们的教学就是引领学生从生活出发,又回到自己的生活,让环保的意识融入自己的生活,最终落实成日常行为,让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到了实处,真正成为思政课的主阵地。

 

 

投稿人:杨翠芳

工作单位:榆次区泰山庙街小学

联系电话:13303548955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府兴路114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