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再国律师3663:江苏高院案例——行政机关作出的法律文书,未加盖行政机关的印章,系无效行政行为

(2024-10-22 07:45:52)
标签:

北京拆迁律师

北京董再国律师

无效行政行为

分类: 董再国律师维权指引

江苏高院案例:行政机关作出的法律文书,未加盖行政机关的印章,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要求,系无效行政行为裁判要旨

董再国律师3663:江苏高院案例——行政机关作出的法律文书,未加盖行政机关的印章,系无效行政行为

行政机关作出公文应当符合法定形式要件要求,不具备法定形式要件的公文为无效公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分情况分别作出答复。《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第(十三)项规定,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江苏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人以书面形式向申请人提供政府信息的,应当加盖本机关印章。本案被上诉人滨海县政府针对上诉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作出的《告知书》,不属于公文中可以不加盖机关印章的例外情形,因此该《告知书》只有加盖被上诉人印章才具有法律效力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text-decoration-thickness: 1.5px; font-family: "PingFang SC", system-ui, -apple-system, "system-ui",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因该《告知书》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text-decoration-thickness: 1.5px;">并没有加盖被上诉人印章,不符合政府信息公开书面答复的法定形式要件要求,故被上诉人滨海县政府作出的涉案《告知书》系无效行政行为。裁判文书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行 政 判 决 书(2015)苏行终字第00047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孟某珍。上诉人(原审原告)马兰。两上诉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褚中喜,北京市万博律师事务所律师。两上诉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韦亮,北京市万博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滨海县人民政府,住所地滨海县迎宾路。法定代表人钱武华,该县县长。委托代理人蒯冬胜,滨海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委托代理人谭夕忠,江苏强仕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孟珍、马兰因诉滨海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滨海县政府)政府信息公开一案,不服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盐行初字第00025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2015年1月1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并于2015年2月13日、4月10两次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孟珍、被上诉人滨海县政府的委托代理人蒯冬胜、谭夕忠两次到庭参加诉讼,上诉人孟珍、马兰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褚中喜、韦亮分别参加了第一次庭审、第二次庭审。因调取相关案件卷宗需要,本院扣除了案件审理期限。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四条规定,滨海县政府具有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法定职责。本案中,滨海县政府于2014年4月1日收到孟珍、马兰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经审查于2014年4月15日作出《告知书》,告知孟珍、马兰其所申请的滨海县东坎镇坎北村的水韵新城、翰林院、学府壹号、财富中心、东坎镇政府大楼等建设项目的用地审批手续,属于国土和住建部门掌握和自行存档的信息,并告知了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滨海县政府的告知行为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滨海县政府在作出的《告知书》上未加盖公章系该县政府工作中的瑕疵,但尚不足以撤销该行政行为,对此滨海县政府应予注意。孟珍、马宝兰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原审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判决驳回孟珍、马宝兰的诉讼请求。上诉人孟珍、马兰上诉称,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六条和《江苏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第二十一的规定,被上诉人滨海县政府应当依据上诉人的申请提供加盖本机关印章的书面政府信息材料,而被上诉人所作出的《告知书》并没有加盖告知单位公章,系没有按照法定形式提供答复意见,明显属于法律适用错误。原审判决认定被上诉人此前未刻制专门印章,无法在该告知书加盖印章系工作瑕疵的结论明显依据不足。而上诉人要求公开的征地批复属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被上诉人以非该机关制作不予公开无法律依据。因此,被诉行政行为程序违法,适用法律错误。请求本院依法撤销原审判决,支持上诉人在原审中提出的全部诉讼请求。本院认为,行政机关作出公文应当符合法定形式要件要求,不具备法定形式要件的公文为无效公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分情况分别作出答复。《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第(十三)项规定,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江苏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人以书面形式向申请人提供政府信息的,应当加盖本机关印章。本案被上诉人滨海县政府针对上诉人孟珍、马兰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作出的《告知书》,不属于公文中可以不加盖机关印章的例外情形,因此该《告知书》只有加盖被上诉人印章才具有法律效力。因该《告知书》并没有加盖被上诉人印章,不符合政府信息公开书面答复的法定形式要件要求,故被上诉人滨海县政府作出的涉案《告知书》系无效行政行为,应视为滨海县政府尚未依法向上诉人履行政府信息公开答复义务。综上,原审判决关于滨海县政府作出的涉案《告知书》符合法律规范规定的认定错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三)项、第六十一条第(二)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第(三)项的规定,判决如下:一、撤销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盐行初字第00025号行政判决。二、确认滨海县人民政府于2014年4月15日向孟为珍、马宝兰作出的2014(滨政办)第1号《非本机关政府信息告知书》无效。三、责令滨海县人民政府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履行法定职责。本案一、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各50元,由滨海县人民政府承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齐 鸣代理审判员 季 芳代理审判员 黄 河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一日书 记 员 胡志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