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级文化建设的三条途径

(2019-09-24 10:15:46)
分类: 杏坛沉思录教学科研

班级文化建设的三条途径

____以高三班级建文化设为例

甘肃宁县二中   张永锋(745200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班级文化建设的三条途径:

    一、通过净化、绿化、美化教室,加强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焕发青春活力,生命健康成长的前沿基础阵地。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所以净化、绿化、美化教室,即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最主要的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审美教育都有积极的影响。教室里有纸屑,班主任弯腰捡起来,这就是无声的有效地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教室里养几盆花,有些盆景,布置几个有创意、有特色的专栏,如“学习园地”、“箴言栏”“习作展”,即赏心悦目,又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教室环境文化的品位,发挥教室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讨论制定班级规则,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应该有一系列的制度、规则,构成这个班级的制度文化,尤其,高三复习班的同学背负着一定的思想压力甚至包袱,他们的行为、学习、生活习惯已经形成,所以没有必要再过多的强调基础层面的一些守则、规范和制度。我在每年的复习班开班复习时只强调三点:首先,复习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时间的利用和管理,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倡议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自习、上课时间不玩手机、不接听电话,不参加意义不大的聚会、宴会,也不要无故浪费他人的时间;第二点,要学会尊重,不嘲笑生理有缺陷的学生,不过问别人的私密性问题,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言语、着装、谈吐要文明,要让班级成为一块精神的“绿地”或者“后花园。”  第三,要学会合作,做到知识、信息、资源共享。这几条规则并不上墙,要铭记在心,付诸实践。逐步完善,超越自我!

     三、制定班训,设立班级日记,实施班干部轮换制,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

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思想的引领。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在班级响亮的喊出一个口号:“怕苦莫入,入门即静。”倡导一个目标:追求卓越,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然后在学习园地中公布重点大学在我省的最低提档线,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写出一句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名言,确定一所自己心仪的大学,找出这个学校的校训、图片等,阐发、诠释,鼓励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逼近自己的理想地带。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一定要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尊敬师长,看重别人的人格魅力,文化水准和学术造诣,思想方法,不要吹毛求疵:这个老师字写的不好,那个老师普通话不标准,这个老师缺乏幽默感,这个老师脾气暴躁等,这其实是以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看重主流。表面上看是一种人情世故的经验,其实对学生的人才观是一个影响,也会让他们做人的格局大一点,气量大一点。

“通过‘班级日记’,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理解与沟通的桥梁,师生互诉心语。班主任工作究其实质,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不只是管理人的艺术,而是了解人,沟通人的艺术。班级日记可以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一座桥梁。班级日记是在班集体中师生共同参与写作,共同交流传阅的日记。作为日记,有其真实性的一面,作为班级日记,又有其广泛性的一向,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发自肺腑的希望,谆谆不倦的教诲,过错行为的矫正以及班级的奋斗目标,班风建设的思路与措施都可以奉笔疾书于其内;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思想,理念,措施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还有班内滋生的歪风邪气,都可以畅谈、批评,学生心灵中的苦闷及喜悦也都能够倾诉袒露……因为在班级同学、师生之间传阅,所以阅读的人,既有同学,教师,可能还有家长,读者群有广泛性,这就必然能增强师生、家长之间的沟通理解,增强了班务工作的透明度和班集体的凝聚力,也能对树立班主任的威信有所裨益。

在班级实施班干部轮换制,搭建锻炼学生的平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些很难超越的局限性,比如,总是认为别人对一件事情的决策没有自己高明,总认为别人的水平、能力不如自己,别人做了一件事情,总喜欢吹毛求疵,体验不到人家的辛劳,不珍惜人家的劳动成果。为此,我在班上推行班干部轮换制。其现实意义有以下几方面。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依次分为如下几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班级生活中,实施班干部轮换制度可以使大部分同学满足归属,尊重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首先,让每一个同学都体验到班级管理的酸、甜、苦、辣,从而了解,支持班干部和班主任的工作,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其次,能够调动大部分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唤醒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强化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第三,可以使大家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提高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第四、在班级各种活动中,一个人最容易认识和发现自己。他既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回迷失的自我,给自己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心态,创设一个更大的空间,同时,他还能发现自己的性格与能力缺陷,加强自省与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决定品质与性格,品质与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比能力更重要,能决定人的命运。

 在现代教育中,尤其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提供一个很好的载体。

参考文献:1《班级文化建设》作者:方东林

        2拙作《浅论班级干部轮换制的意义与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