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三条途径
(2019-09-24 10:15:46)分类: 杏坛沉思录教学科研 |
班级文化建设的三条途径
____以高三班级建文化设为例
甘肃宁县二中
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思想的引领。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在班级响亮的喊出一个口号:“怕苦莫入,入门即静。”倡导一个目标:追求卓越,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然后在学习园地中公布重点大学在我省的最低提档线,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写出一句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名言,确定一所自己心仪的大学,找出这个学校的校训、图片等,阐发、诠释,鼓励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逼近自己的理想地带。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一定要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尊敬师长,看重别人的人格魅力,文化水准和学术造诣,思想方法,不要吹毛求疵:这个老师字写的不好,那个老师普通话不标准,这个老师缺乏幽默感,这个老师脾气暴躁等,这其实是以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看重主流。表面上看是一种人情世故的经验,其实对学生的人才观是一个影响,也会让他们做人的格局大一点,气量大一点。
“通过‘班级日记’,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理解与沟通的桥梁,师生互诉心语。班主任工作究其实质,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不只是管理人的艺术,而是了解人,沟通人的艺术。班级日记可以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一座桥梁。班级日记是在班集体中师生共同参与写作,共同交流传阅的日记。作为日记,有其真实性的一面,作为班级日记,又有其广泛性的一向,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发自肺腑的希望,谆谆不倦的教诲,过错行为的矫正以及班级的奋斗目标,班风建设的思路与措施都可以奉笔疾书于其内;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思想,理念,措施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还有班内滋生的歪风邪气,都可以畅谈、批评,学生心灵中的苦闷及喜悦也都能够倾诉袒露……因为在班级同学、师生之间传阅,所以阅读的人,既有同学,教师,可能还有家长,读者群有广泛性,这就必然能增强师生、家长之间的沟通理解,增强了班务工作的透明度和班集体的凝聚力,也能对树立班主任的威信有所裨益。
在班级实施班干部轮换制,搭建锻炼学生的平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些很难超越的局限性,比如,总是认为别人对一件事情的决策没有自己高明,总认为别人的水平、能力不如自己,别人做了一件事情,总喜欢吹毛求疵,体验不到人家的辛劳,不珍惜人家的劳动成果。为此,我在班上推行班干部轮换制。其现实意义有以下几方面。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依次分为如下几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班级生活中,实施班干部轮换制度可以使大部分同学满足归属,尊重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首先,让每一个同学都体验到班级管理的酸、甜、苦、辣,从而了解,支持班干部和班主任的工作,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其次,能够调动大部分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唤醒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强化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第三,可以使大家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提高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第四、在班级各种活动中,一个人最容易认识和发现自己。他既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回迷失的自我,给自己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心态,创设一个更大的空间,同时,他还能发现自己的性格与能力缺陷,加强自省与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决定品质与性格,品质与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比能力更重要,能决定人的命运。
参考文献:1《班级文化建设》作者:方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