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案例 现代诗歌写作训练一例
(2014-09-15 17:01:08)
标签:
情感文化苦涩的青春 |
分类: 杏坛沉思录教学科研 |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现代诗歌,教材要求着力让学生把握诗歌的形象与情感,至于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不作要求,但是十四五岁的孩子,想象力强,情感细腻丰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很有必要指导他们读一些文质兼美的中外现代诗歌,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一些诗歌,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的趣味与素养大有裨益。美学家朱光潜在他的《诗论》中说,诗是文学的精华,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好的艺术都算诗,不从诗人手,谈艺的根基就不深厚。对此他反复论述:“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眯,我们最好从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那么,如何让学生尝试写诗歌呢?我想仿写、改写不失为两种有效的途径。
1
仿照下列诗句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
在草地上
蝴蝶翩翩地飞舞
在树林里
鸟儿有着鸣声
还可以扩展:
在脸庞上
目光有着期翼
这里要注意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高雅的情趣,让人读了能产生强烈的共鸣,有一种情感的愉悦,有一种美的陶冶,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否则,格调不高,缺乏美感。如下面两句诗歌不可取
在脸庞上
目光有着绝望(或者“写满沧桑”)
似浑浊的黑暗(或者“似低沉的忧郁”)
关于现代诗歌的写作还可以拓展一个新的模式
一个表时间的介宾短语
一个表地点的介宾短语
陈述事件的主谓式短语
展开联想
可以和上文有联系,构成因
果,也可以没有必然联系,增
强诗歌的内在张力,让读者调
动联想的自由,提供一个创造的空间。
诗歌可以是对过去生活经验的提炼与总结
也可传达某种瞬间的情绪、记忆、期冀,
是一种美的再现。
窗
陈敬容
让春风溜过如烟?
我将怎样寻找
那些寂寞的足迹
我将怎样寻找我失落的叹息?
带给你我的怀想吧
走过你窗前
牛毛细雨如重重的帘幕
我站在帘幕的另一边
窗外的目光
透不过冰冷的窗帘
年轻的我们
曾用一只眼展望未来
荒凉萧条的后院
不再阴郁苍苍
窗里的你
只留给我厚重的背影
残阳如血
把你我永久定格
窗外的我
静静地倾听你沉重的叹息
只是你生命的过客
风儿
卷起那残阳如血的帘子
我看到
手
你
到底在思念什么?
窗外
是否给她一个甜美的微笑?
雨
你起身
我
我黯然神伤的看着冰冷的窗户
夜深了
你已经忘记你的过客
坐在窗前托腮沉思
为何不打开窗子
看看天上的星辰?
为何记不起你的过客?
为何不沉睡
把一切交给上帝?
为何吝啬你的微笑
为何拉紧窗帘沉思?
为何……
一个寂寞的足迹
静静地徘徊在你的窗前
一个似曾相识的过客
悄悄地遗落在你的窗前
一颗澎湃的心
撕裂的呻吟
在你的窗前
王母娘娘的发钗
隔不断
国贼董卓的权柄
压不垮
虞姬的凄凉微笑
压不倒
单凭一层残阳色的帘子
就要改变我们前进的方向?
是我没勇气叩敲窗户?
还是你没力量打开窗户?
窗户悄悄地告诉我
路过的人只是一阵风
你我的路
我悄悄地离开
就像我悄悄地来
即使路不再重合
我心依旧年轻
年轻的心里有路
充盈过客的道路
到了路的尽头
回头告别你的窗户
那灯光闪烁
就像是天上的星星
夜空下
只有伤感的眼睛泪水盈盈
牛毛细雨如重重的帘幕
我站在帘幕的另一边
窗外的目光
透不过冰冷的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