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战纪念碑》

(2021-01-07 12:28:56)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林璎设计

征集方案

该纪念碑通过设计竞赛的方式征集方案,最后采用的是当时耶鲁大学建筑专业21岁华裔女学生林璎的方案,1982年建成,曾获美国建筑师协会“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十大建筑”第7名。

基本要求

建造越南战争纪念碑的想法是一名前陆军下士简·斯克鲁格思在战后萌发的。1979年4月27日,一群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在首都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社团,旨在国家大草坪博物馆、纪念碑群落地带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他们提出,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的形象,不管这座纪念碑最后建造成什么样子,它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

1981年5月1日,在1421件应征作品中,林璎的被登记为1026号的设计成为首选,其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虽然她的设计方案没有立即引起普遍认同,最后大多数对此方案持否定态度的人最后终于被说服,按照她自己的话说,“(活人和死人)将在阳光普照的世界和黑暗寂静的世界之间(再次会面)。”

1982年3月11日,林璎的设计获得最后批准。3月26日工程动工,当年10月纪念碑主体就基本完成了。这些黑色的花岗岩来自印度,在美国佛蒙特州切割,在田纳西州镌刻阵亡者姓名。这些姓名都一般大小,每个字母高1.34厘米,深0.09厘米。就是因为林璎的坚持原则和据理力争,我们才能看到今日的越战纪念碑,才能看到一位才华横溢的华裔女性的原创精神。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花岗岩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许多退伍军人感受纪念碑特别的感人。一位士兵在录影中被引述“这是一个我能静静地悼唁我的朋友的安静的地方。那是我所希望做的。”——百度百科

美术课堂经常把割好的长方形黑色橡皮,夸张给学生表演气功斜对角分成两个相等三角形,组成倒V形,导出林璎的《越战纪念碑》创作设计思路。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