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黎圣母院】

(2019-04-17 04:45:49)
分类: 趋光运动
【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2017年7月7日下午来到巴黎圣母院,幸运地观看了红衣大主教主持的耶稣复活仪式。震撼人心的是领唱在管风琴伴奏下的千人大合唱,浓浓的基督教氛围。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的【威尼斯收租院】,现场直播艺术作品的生与死。   关于蔡国强的《威尼斯收租院》,双年展评委会的评语是:“蔡国强的作品强而有力,且出人意外,作品以其空间达到完美的平衡,艺术家通过让实体与时间性的涵构疏离来质疑艺术的正史、功能性,以及艺术的史诗传统。”国际美术评论家联盟主席KimLevin在发表于美国《村报》的评论中写道:“蔡国强的巨大装置是用灰色泥土制作了劳动人民、工头、老板以及用雕塑骨架来演出了一个现实社会主义巨作的再版,与它的形式相反,再次制作这一著名的宣传艺术,是一个故意没完成、过程性的复制,这是一个观念性的作品。” 《威尼斯收租院》的工作小组由《收租院》原作者之一的龙绪里先生和从北京中央美院雕塑系毕业的几位年轻雕塑家,以及我和我的两个助手组成,共11人。蔡国强介绍说:我们从去年5月20日开始正式动工焊架子,到6月20日共制作了81个铁架子,上了近50个泥土初坯,剩下的由加方子、绑十字花或只是铁线扎成的形体组成。道具就捡被丢弃在威尼斯展厅外的材料、工具。6月10日双年展开幕前的工作主要是上大泥,营造出一个富有气魄的展厅气氛。展出期间,除了龙先生的几座雕塑完成或接近完成外,其他雕塑家的制作都在强调大的动态和效果,就这样,我们在展厅内开展一种有粗有细、有张有弛的制作雕塑表演。当时,原作照片的复印件四处可见,近1万本宣传原作的小册子在展厅内供观者自由阅取。   人们都知道这是以经典作品为背景、为母体的另一个观念性的行为作品。在展厅内,观众或媒体人员频频向雕塑家们询问艺术家去向,由此看来,人们都理解了一个当代艺术家邀请一批雕塑家在现场做表演的作品特点———后面的雕塑尚在绑十字花、木头,前面的泥像已在开裂、剥落。十几天后,展厅成了《威尼斯收租院》表演的遗迹供人们观赏。   黄:展览结束后,作品是如何处置的?   蔡:整个展览结束后,我只留下两对画着草图的走马灯赠予梁洁华基金会作纪念,余下的就请双年展组委会自行处理。整个过程没有商业行为,其中曾有西班牙、瑞士、美国的收藏家提出要收藏作品,被我以这些雕塑实体不是作品为由拒绝了。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