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扇子崖—松棚—窑边—樱桃园
四月三日早晨七点,看到窗外阳光灿烂,后悔没有早起上泰山,因为昨天晚上还有风有雨,立刻决定出发。
泰山天地广场的游人实在太多,我快步走到无极庙,踏上去扇子崖的台阶。有一个外地人,听说拿着塑料水桶上山可以不买票,于是找了两个塑料油桶,跟着灌泉水当地人上了山。由于不自信,东打听西打听,最后竟然跟在我的后边,我告诉他:拿两个塑料桶爬扇子崖是很可笑的,他才明白走错路。在扇子崖山顶,我遇到卢辉、刘天思两位同学,决定今天一起同行去松棚、窑边、樱桃园。之前并不相识,在游人稀少的扇子崖,竞成为远行的伙伴。
从松棚向西走的并不轻松,稍微放松就走错了路,又返回。当看到窑边指示路标心里还是挺高兴。到达樱桃园时已快五点,一天穿行在泰山沟壑山脊,劳累中眼前突然看到世外桃源——开满樱桃花的樱桃园,有意外惊喜、兴奋。见到为樱桃树除虫的鲁大哥、鲁大嫂,短暂休息后回家已是黄昏。一路有卢辉、刘天思两位同学陪伴,心情愉悦,时间过得很快。
这次泰山之行,除了关注景色,我注意拍摄同行的伙伴,窑边放羊的杨先生,樱桃园的鲁大哥、鲁大嫂,这些泰山人是泰山景色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窑边杨先生自豪的说他是第四代放羊人,能够轻松管理羊群,若是你们放羊恐怕乱了套......。
只要专注、喜欢长时间做任何一个行业,呈现出来的最高境界,形式一定是艺术。
后记:刘天思2012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策划与管理专业,对这次远行风景印象写在博客日志里:
这段文字写于四月三日,记录了清明踏青时的所见所感
——刘天思
穿起行装,背起行囊,行走在连绵的大山之中,感受那奇异的风光,还有那跋山涉水极度疲倦后柔软的大床带给我的舒适,今天是天使如此美好的一天。
相遇是一种缘分,跟亓老师相识在高耸的天梯之上、陡峭的扇子崖峰是这次行程最大的收获。尼康D90,长焦镜头,还有行囊中充分合理的装备,诠释着这位资深老驴友的专业。跟随着亓老师,深入这熟悉而陌生的大山,感受自然的奇伟瑰丽。
行走在大山之中,攀爬在近七十度角的岩壁上对于恐高的我来说是一种挑战。恐惧之外更多的是刺激,是同自己较量胜利后的喜悦。漫步在山的阴面,风吹来,陶醉在松涛声中。这天籁般的声音沁透心脾,簌簌的松涛声湮没了凡世的嘈杂,不去想命运未来,不去想权衡利弊,心是如此的洁净,此刻,仿佛这天地这大山以及这壮阔的松涛声只属于我自己,“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此刻的我终于体会到苏东坡泛舟赤壁时的心情。与这山相比,我是多么的渺小,而渺小的我却拥有了这整山的风景。生活在于经历,而不在于平米,富有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财产。
已是暮春时节,可山上草甸的样子依旧停留在冬季,那还未苏醒的草甸,正为夏日的蓬勃积聚着能量。这是我想起了童年,童年的记忆里也有这么一片草甸。在那一片苍翠里藏着小花,藏着蚱蜢,还藏着我快乐的童年,牵着狗,踩在那柔软的草地上,看狗儿和蝴蝶嬉戏;枕着衣服躺下,看那湛蓝的天,那洁白的云;风吹过,带来青草的芬芳。。。。。
站在山巅,眺望远方,平日里繁华的市区此时竟如此渺小,那庞大的建筑,那拥挤的道路,那行驶的车流,还有那远方的田野,此刻尽收眼帘。登高远眺,豁然开朗,心也开阔起来了,平日的烦恼烟消云散,壮美的山河印入眼帘,人也开朗了。
与前面的路相比,松棚的路并不曲折,也不陡,途中还有驴友们留下了的红丝带,也许是我们聊的太高兴了,也许是对这平缓的路掉以轻心,当我们经过松棚的时候,我们迷路了,不过还好,有亓老师的带领,我们很快找到了路。
途径松棚是,我们看到山的背面还有大片的冰雪,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而现在山上的霜雪还未融化,而当我们到达樱桃园是,迎接我们的是漫山遍野的樱桃花。那浅淡的粉色,或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铺盖在山坡,或是三五株嵌在山涧,夹杂着少许的杏花,或浓或淡的粉色撞击着我的眼球,又怎能是一个“美”字可以形容。我知道,越是热烈越是绝美的东西越是不能长久,瞬间的灿烂过后又是长久的等待,下一次与这粉色相见又是明年。。。。。
一天的旅程就这样结束了,虽然疲惫但是很快乐,现在的我充满活力,等待下一次旅行,等待下一个挑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