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龙年春节影像——返老还童 度年如日

标签:
科技祝雷宋体摄像机拍摄杂谈 |
分类: 趋光运动 |


趋光运动三
年轻时画油画喜欢猎奇,总认为名山大川、藏区才有值得表现的人物风情。对身边的亲人、朋友生活冷暖很少关注,随着年龄增长,开始注意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分享他们的幸福;想分担他们的困难。用相机记录下岁月流逝的影像。
一九八二年我开始用120海鸥相机开始拍摄身边亲人、朋友,自己冲洗黑白照片。八六年美术专业后,用200元人民币买了135甘光牌相机,当时每月工资是80元,由于胶卷冲洗等原因,每年仅仅拍摄200多幅照片。二零零三年七月非典期间,一家人去黄山旅游,与来自日本的高先生夫妇共同游玩三天,黄山多雨,常看到高先生夫妇两人淋着小雨,用雨衣包着相机、摄像机,在西递村抛绣球民居二楼,让我们欣赏摄像机拍摄的建筑与孩子录像,震撼之余,下定决心买摄像机。请姚节生老师参谋选定松下MS500摄像机,两人到济南花了一万元买回半专业摄像机。从此,云南、黄山、西藏、长白山等人物风情游玩记录下来。至今拍摄五十多盒磁带,没有舍得过重复使用。想留下这些原始磁带作纪念。从照相机到摄像机拍摄,顺利适应有静态到动态影像捕捉。对于录制中的变焦、天空转动摇摄手法应用,后来才想起是由于在电影院工作期间,观赏太多故事片,许多拍摄手法已渗透到意识里。
2009年与祝雷老师一个办公室工作,他在拍摄砖头印章时,有穿越时光的虚幻背景,令我神往,在纪实篆刻课堂教学中,竟然一节课拍摄了300多幅照片。促使我买了单反尼康D90相机,祝雷老师又帮我买了适马镜头17—70cm,尼康原厂70—210cm镜头。拍摄画面、录像质量有了较大飞跃。
壬辰龙年春节远去了,这些影像定格在热闹祥和氛围里,真实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