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雨》与《哈姆雷特》  魏宁

(2014-05-04 21:51:26)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笔记

浅谈戏剧

——《雷雨》与《哈姆雷特》

 谈起戏剧,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咿呀呀……咿呀……”。没错这是中国传统的戏曲中经常有的片段,比如说:中国的京剧、中国的川剧等等。可是这只是对戏剧的一个片面认识。戏剧的种类很多,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划分的标准不同,又可以把戏剧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

 首先我们先按地域不同把戏剧分为东方的和西方的。先来看中国的戏剧,在中国戏剧按地域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比如说:被誉为中国国粹的北京的京剧,神秘莫测的四川的川剧,充满湘味的花鼓戏,还有地域性浓厚的婺剧等等。

 就中国的戏剧我看的并不是太多,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我总觉得它的表演速度太慢,不太符合现代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今天就谈谈我仅看过的几部戏剧吧。《雷雨》有剧作家曹禺所创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同时也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种情感压迫的需要,以一种悲怜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问题。它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话剧通过夸张的动作、语言、表情将《雷雨》剧情表演的淋漓尽致,这样更渲染了氛围,而且整部话剧场景使用的是灰色调子,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渲染了雷雨来临之前的躁动与不安。通过话剧所表现出来的场景是用其他形式无法代替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看《雷雨》时选择看话剧,而不是通过其他形式去了解。这也正体现了东方戏剧的魅力所在。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西方的戏剧吧,我们最熟悉的关于西方的戏剧可能就是歌剧了,可是西方的戏剧又不只是包括歌剧,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例如我们熟悉的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当然还有小仲马《茶花女》,拜伦《曼弗雷德》等一系列优秀的剧作。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莎士比亚剧作《仲夏夜之梦》。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了解莎士比亚吧,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616年四月二十三日逝世。《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后一部也是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整部戏剧情调轻松,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乱点鸳鸯谱”的故事。剧中有穿插了小闹剧当作笑料,即众工匠为婚礼所排的“风马牛不相及”的喜剧以及排戏经过。这部戏剧没有什么深远的社会意义与内涵。它所包含的,只是纯净的快乐,仿佛是一部戏剧的狂欢,中间也掠过一丝爱情所固有的烦恼,但亦是加以欢乐化、喜剧化的。书中讲述了由“魔汁”引起的冲突及冲突被解决、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因为魔汁的出现,整个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尽管莎士比亚的悲剧比他的戏剧更加具有代表性,可是《仲夏夜之梦》总的来说给人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看这部剧的时候会让人忍不住大笑,可以让我们暂是忘记现实生活中的不悦,全身心的融入这部剧中。

通过对中西方的两部剧的简单介绍和对比,我相信对于中西方戏剧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也了解了戏剧所拥有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是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无法替代的。

                                   2013级历史2班

                                      魏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