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基《基督教简史有感》(袁成)

(2014-04-01 18:43:48)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笔记


读基《基督教简史有感》(袁成)

书名:《基督教简史》

作者:陈钦庄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的介绍了基督教的创立、演变、发展的曲折历程。全书分为十章,分别叙述了:基督教的产生、原始基督教:早期基督教与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会;基督教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基督教与资产阶级革命;东正教会;当代基督新教;当代天主教与罗马教廷;基督教在中国。在书中,作者以翔实的资料,生动形象的介绍了基督教的主要派系组织、历史事件、圣经及其人物故事、哲学、神学、教义、礼仪文化等等诸多基督教的基本知识,使本书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又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读后感:说起基督教的起源,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说:“天主教会有三个来源:它的圣教历史是犹太的,它的神学是希腊的,它的政府和教会法,至少间接是罗马的。”恩格斯甚至说:“基督教是犹太教的私生子”。作者在此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基督教是从犹太教脱胎而来,后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作者为此还拿出了论证的证据以及进一步生成自己的观点。《新约》中的《福音书》,是有关一世纪初居住在犹太和加利利的犹太人的真实写照,其主人公是生活在自己家乡的犹太人……这个就足以证明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渊源关系,甚至犹太宗教精神还保存在基督教的《旧约》之中,在书的第一章中作者说到犹太教强调有一个普世的神,这个神更是犹太名民族的神,而基督教的舍弃了犹太教的民族性,充分强调其普世性。作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两个宗教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做史学研究时我们不仅要找到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还要知道这两个事物存在怎样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将两个事物阐述清楚。同时作者还运用大量的分析与论证证明耶稣这个人的真实存在,在此就不做赘述了。

读完本书使人明白了两个观点。第一个就是宗教要想长存必须根据现实世界做出调整以让其自身更好的去适应当前的这个世界,也只有这样,它才不会在它合理的存在时期走向灭亡,才会历久弥新。不论犹太教,还是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督教都与罗马帝国即世俗统治阶级有着很深的矛盾,甚至还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与对抗。基督徒在犹太战争时离开圣城可能是事实,但不能说在犹太战争中没有基督徒的参加,《启示录》中强烈的发罗马的呼声一般就认为出自于犹太战争的基督徒之手。到后来基督教的又一伟大人物保罗通过深化耶稣使其信仰普世化,使信徒脱离现实斗争而使其成为了罗马帝国愿意接受的宗教。中世纪时也是由于基督教会对政权的支持才使其不断的发展并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可能。宗教改革实际也是出于教会越来越腐朽,发对的人越来越多,自然科学越来越发展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直至几百年后罗马教廷承认对伽利略的误判也体现着他们对这个文明时代的新适应。第二个就是政权维护统治也不可忽略宗教的因素,还应会利用宗教的因素,政权与宗教的和解意味着政权与宗教背后的人们和解,这能避免很多冲突。在罗马帝国时期他们反对耶路撒冷派并不等于他们反对基督教,从后来他们对保罗派的支持可以看出,只不过是保罗派更符合他们统治需要,庞大的帝国,众多的人口,战争的创伤,如果基督教能为其所用必能对其统治产生巨大的好处。中世纪时期,无论是“丕平献土”近乎谄媚般的利用教皇为其服务,还是“阿维农之囚”类似威逼似的利用教会为其服务无不体现这世俗政治对宗教的需要。

在基督教在中国一章中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过分关注所谓的基督教文化侵略的观点,而更多的关注基督教会在当时为中国科教文卫事业所做的贡献。

最后,谈谈本文的作者陈钦庄,一个搞化工的人,凭着对世界历史的兴趣,对基督教的兴趣最后走上历史研究之路,遂才有此大作。诚如钱穆先生所说,读书因读出书背后的人。年轻的你,请执着于你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作者为历史2班袁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