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疆考古记》后感 (古丽沙依拉)
(2014-03-06 18:06:21)分类: 读书笔记 |
书名:《新疆考古记》
作者:﹝瑞典﹞贝格曼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社
内容简介:
读后感:
早在1910年左右,罗布猎人奥尔德克就发现,罗布泊中有片巨大的墓地,这一发现使他能在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到来时担任向导。
贝格曼与奥尔德克沿孔雀河向南分出的一条小河南行,这条无名的河道被贝格曼随意称为“小河”。在小河西边约4公里处,贝格曼找到了这片墓地,并将这处被当地人传说“有上千口棺材”的墓地命名为“小河五号墓地”。1939年,贝格曼发表《新疆考古研究》(汉译本做《新疆考古记》),对小河流域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小河墓地宏大的规模、奇特的葬制及所蕴含的罗布淖尔(罗布泊古称谓)早期文明信息,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自贝格曼考察小河后,直到20世纪末的60多年间,再无后继者能够抵达这里,小河墓地在罗布沙漠中失去了踪影种类繁多,时代连贯,包括楼兰美女、小河墓地遗物、先秦彩陶、汉唐织品、魏晋文书、唐代金银器、佛教壁画、中外货币等各类文物。这次参观活动无疑使我们对西北边疆的悠久历史文化,神秘古老的西域,以及辉煌的丝绸之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一、
一段时间以来旧石器文化始终是新疆考古的一个空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陆续有所发现。1983年,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34公里日孕勒,塔什库尔干河东岸属于晚更新世的地层中发现了人工用火遗迹,和少量年又分别在和闻市喀什河右岸、洛浦县东南干河床岸边,以及民丰县南尼雅河上游的干河床岸边发现少量打制石器。但这些发现均系地面采集所获,缺乏地层关系和伴出遗物的证明,因此还需要以后考古材料的验证。属于中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哈密市的七角井和三道岭、都善县的迪坎尔和英都尔库什、木垒县的七城子、若羌县的阿尔金山等。这些遗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调查采集的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打制细石器和石片石器中,均未见磨制石器和陶器。可以看出,整个新疆地区的石器考古仍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已发现的只是一些采集到若干文化遗物的分散地点,完全没有形成中原和南方地区较为完整的文
二,青铜时代:
考古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的绝对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间。属于这一时代并经过重点发掘或调查的遗存主要有:天山东部地区的哈密市天山北路墓葬,巴里坤县南湾墓葬、兰州湾子遗址、奎苏遗址和石人子遗址,伊吾县的军马场遗址、盐池遗址和卡尔桑遗址,吐鲁番市的哈拉和卓遗址天山以南地区的孔雀河古墓沟墓葬和小河墓地,和硕县的新塔拉遗址,库车县的哈拉墩遗址,疏附县的阿克塔拉遗天山以北地区的霍城县大西沟墓葬,巩留县阿孕尔森青。讨论的小河墓地。现举一典型墓地做一说明,也是在此次展出中引起较多关注
二、
史书上对汉代以前新疆地区的历史记载几乎是空白,所以无法将之于历史时期相对应,现称为早期铁器时代,年代约为公元前1000年到汉代。这一时期考古发现较多有深入研究,相继提出了焉不拉克文化、察吾乎沟口文化、苏贝希文化等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概念。
吾乎沟口文化主要分布于新疆中部,范围较大,北起天山南麓,南达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西到温宿县。可分为三种类型:1、察吾乎沟口类型2、穷巴克类型3、扎滚鲁克类型。它们在总体文化面貌上有很大的共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四、汉代以后的考古文化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新疆地区成为东西方通的重要通道,东西方文明在在此交流融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一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天山以南的罗布泊地区和昆仑山北麓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古楼兰都善考古文化:七十年代末以来新疆考古人员多次组织对神秘的楼兰古城的考古调查,获得了大量楼兰地区出土的汉文木简和法卢文木简和木犊。对古代这一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和赋税制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可靠的历史资料。古于阗考古文化:在六十年代考古人员就曾在今和闻的约特干地区进行过考古调查,目的是寻找古于阗国的国都。此外,该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还有五十年代对民丰地区古精绝遗址和墓葬的发掘。古龟兹考古文化:五十年代黄文弼先生在今库车地区古龟兹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古龟兹城现尚保存有东、南、北三面,略呈方形。城内遗迹尚可见有房屋遗址,还发现了酿造作坊和佛塔庙寺遗址。历史时期的新疆地区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因此古代突厥、吐蕃和回纥的文化遗存一直是新疆考古研究的重点所在。此外对新疆佛教文化遗址的考古调查和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新疆成为最早与国外合作共同进行考古考察与研究的地区之一。中日联合对尼雅遗址的考察,中法联合对克里雅河流域的考察,同样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