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2012-03-01 22:05:46)
标签:

文化

《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1、主题:

社会层面:通常认为这部小说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样子的悲剧中主要体现社会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的内涵;

文明与人性关系的层面: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含有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老舍试图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城市中的人性的污浊,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深深忧虑。

2、人物形象:

祥子是老舍精心创作的人物形象,他的自食其力的生活愿望,这样的愿望并不宏伟,甚至可以说是很卑微的。然而,仅仅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生活愿望,旧北平文化城却总是不允许他实现。

祥子曾经是个正直、热爱生活的劳动者。随着生活愿望的破灭,他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人。拉车曾经是他唯一的指望,后来却憎恨拉车,厌倦拉车。连他的外貌,也变得肮脏了。小说结束时他已经沦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而在祥子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态度的改变。在这里,美好的东西的毁坏不是表现为一个品格高尚的英雄在肉体上的死亡,而是人物的高尚品格的丧失殆尽,即精神上的毁灭。在这里,阶级对阶级的压迫,表现为深入人物身心的摧残和折磨。

3、艺术特色:

(1)结构方法—— 继承了我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法,以祥子的希望、挣扎、毁灭为主线,交织成一幅相互关连的军阀统治下的社会图景,连结各种不同阶级、不同地位、不同命运的家庭和人物,反映当时的现实。

(2)人物描写——着力在刻画其心理状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视,是很成功的。并且,老舍写人的内心世界,总是通过叙述去写,使人看去这仿佛不是在描写,而是在叙说,这是他写人物心理状态的独特之处。

(3)语言特色——用的是道地的北京话,简结又朴素,基本克服了早期作品中为引人发笑而出现的贫嘴油舌。同时,也创造性地融化了欧化句法,形成了一种自然朴实、俗而能雅的小说语言,较为典型地代表了老舍的俗白的文体风格。

二、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把“京味”与幽默作为一种风格来理解与体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 取材充分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的描写。

2、 对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如“官样”的体面、排场、气派和礼仪,追求懒散、谦和、温厚的生活,等等。注意老舍在《四世同堂》等作品对“北京文化”的批判所表现的情感上的矛盾以及“挽歌情调”。

3、 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

4、 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奔月  鲁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