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理论
(2012-01-02 14:05:23)
标签:
宋体自主学习多元智力智力的结构纽约城市大学教育 |
科学的问题 |
心理维度 |
任务条件 |
自主的性质 |
自主过程 |
1、为什么学 |
动机 |
选择参与 |
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 |
自我目标、自我效能、价值观、归因 |
2、如何学 |
方法 |
选择方法 |
有计划的或自动化的 |
策略使用、放松等 |
3、何时学 |
时间 |
控制时限 |
定时而有效的 |
时间计划和管理 |
4、学什么 |
学习结果 |
控制学习结果 |
对学习结果的自我意识 |
自我监控、自我判断、行为控制、意志等 |
5、在哪里学 |
环境 |
控制物质环境 |
对物质环境的敏感和随机应变 |
选择、组织学习环境 |
6、与谁在一起学 |
社会性 |
控制社会环境 |
对社会环境的敏感和随机应变 |
选择榜样、寻求帮助 |
美国自主学习研究著名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齐莫曼(Zin咖erman)教授Barry J.Zinmemlan.Self-Regulated Leam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An Overview.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5(1),P.3~17.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外因
社会因素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教育、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以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家庭因素: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差异
学校教育因素:学校的组织形式、课堂组织形式、课堂管理、同辈群体等因素差异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因
智力水平:多元智力理论、 吉尔福特智力理论 、三元智力理论 、智力结构理论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智力的三元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 、成功智力理论、 智力二因素理论 、智力三因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又叫“多元智能理论”: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学习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强化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成就(期望)目标理论、自我价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是一种较新的学习动机理论,与自主学习观点密切联系。它从人类的内在需要出发,很好地解决了动机产生的能量问题,同时也兼顾了动机行为的方向和目标。从这个意义而言,它是先前强调需要和驱力的动机理论与目前强调学习者归因和信念的动机理论的集大成者,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研究前景。自我决定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恩(Ryan)提出。该理论指出,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学习动机的能量和性质,取决于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胜任是指在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感到自己是有效的,有机会去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才能。归属是指感觉到关心他人并被他人关心,有一种从属于其他个体和团体的安全感,与别人建立起安全和愉快的人际关系。自主是指个体能感知到做出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的,是由自我来决定的,即个体的行为应该是自愿的且能够自我调控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模式再认策略、动作系列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 |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
复述策略:如重复、抄写、做记录、划线等 |
精加工策略:如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 |
||
组织策略:如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地图等 |
||
概念的学习 |
||
规则的学习 |
||
元认知策略 |
计划策略:如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 |
|
监视策略:如自我检查、集中注意、监视领会等 |
||
调节策略:如调节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使用应试策略等 |
||
资源管理策略 |
时间管理:如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等 |
|
学习环境管理:如寻找固定地方、安静的地方、有组织的地方等 |
||
努力管理:如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谈话、坚持不懈、自我强化等 |
||
其他人的支持:如寻求老师帮助、伙伴帮助、使用伙伴/小组学习、获得个别指导等 |
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四页,有删改
记忆 |
复述(多次复述、及时复述、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复述)、采用记忆术、过度学习、有意义的学习、组织 |
记笔记 |
认真听课、留空白、在空白处做总结、选择性做笔记、复习笔记 |
阅读理解 |
预测内容、分析阅读/寻找中心内容、摘要 |
技能学习 |
学习概念和解题规则、分析概念和解题规则、运用概念和解题规则解题、重复训练运用概念和解题规则解题 |
时间计划 |
自做学习时间自我记录表、灵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固定的学习地点、从分利用课堂时间、学习任务排序 |
向他人求助 |
了解自身及任务难度,判断是否需要求助他人、选择求助对象、求助他人效果是否有效、自身总结反馈、消化吸收他人思考方式和方法 |
日期 |
地点 |
开始时间 |
持续时间 |
学习伙伴 |
干扰因素 |
学习效果(成绩) |
|
|
|
|
|
|
|
|
|
|
|
|
|
|
庞国维:《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