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明的一天    说课稿

(2016-12-21 20:54:48)

《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晋普山学校    尚金芝

教材分析: 

(一)说课内容: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    

(二)教材简析:本节课“小明的一天”,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7时起床→8时上课→9时半锻炼→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这一内容在设计上有3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本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习“时、分”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课标要求,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能正确地认读整时和半时,知道整时、半时钟面上指针的规律。  

    2.通过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建立起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整时和半时。  

难点:熟悉整时、半时钟面上指针的规律,正确、迅速地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学情分析: 

对于刚进学校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认识钟表的经验,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参差不齐。有的孩子认识了整时与半点,还了解了一些关于钟面的其他知识;而有些的孩子相对而言就知之甚少,有的只认识整时,个别还不会看钟表。因此,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的学习活动成为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教法学法: 

为了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我主要采用直观情景教学,通过猜谜语、找朋友、动手拨一拨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谜语让同学们猜谜,问他们“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当同学们猜出是闹钟时,再让他们说说它的作用。随后马上出示钟面的实物,大多学生能认出钟面上的时针、分针,这时多媒体出示一个自动运行钟面模型,让学生感知时针、分针的运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为后面认识是几时半打下基础。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重点是认读整时和半时的学习。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出示情境图依此呈现小明一天里的作息时间的安排,有不少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认读钟面。在完整的看完小明的一天的作息安排的时候,引导学生方向我们是根据钟面来了解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的。此时讲6个时间重点突出,请学生给这6个时间分类,复习巩固分类的练习。但实际上教学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几时、几时半的概念,让他们来给时间分类显得过于抽象,最后是老师将分类提出,然后让学生观察整时的钟面时针、分针的特点。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和半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分别将整时、半时的钟面板书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前面四个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后面两个钟面的分针都是指着6。这时就引导学生总结出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当分针指着6时,时针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半。而认读半时是一个难点,每次让学生认读半时时都要让学生比划一下时针、分针运动的方向,此时有了顺时针方向打下基础,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时要读较小的数,出错的学生比较少。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又回到真实的钟面分别拨整时和半时让学生认读,及时巩固新知。 

  在学生对整时和半时比较熟悉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的一个小的知识拓展,钟表是近代人发明的东西,那古代人没有钟面又怎么看时间呢?在这个环境借助多媒体简单向学生介绍了日晷和沙漏的计时方法,然后引出另一种计时的工具电子表。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基本上都能认读电子表上的整时和半时。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 

1.出示小明的一天其他时间,让学生和同桌说一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由于时间疏忽没有让学生把几时、几时半写在相应的钟面的下面,让学生写一写印象会更深刻一点。 

2.在找朋友,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并交流认读的方法,复习巩固认读整时、半时的读法。该部分习题没有时间及时处理,学生基本上能连对。 

3.出示两个均为10时的钟面,而同学做的事却不相同。同桌商量是什么原因。有学生很快想到一个是早上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引导学生在表述时间时最好加上早上、上午、下午和晚上准确表达时间。 

4.拓展: “你知道吗?” 

(出示日晷、沙漏的图片)日晷,古代利用太阳的影子的一种计时工具。沙漏,通过沙穿过细管道流入另一边所用的时间来计时,适用于短时间的计时。科技不断进步,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精美的钟表,在手表里面有一类很特别的手表叫电子表(出示电子表的图片),见过吗? 

四、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