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2012-07-20 17:11:43)
标签:
教育心理学笔记格式塔教育学考研教育 |
分类: 教育学考研笔记 |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关于教育学考研复习,有更多问题,可以问问教育学考研辅导老师卢老师,
卢老师Q1733389827。
完形-顿悟说是由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的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诞生于1912
1913-1917
1.苛勒的实验在苛勒的实验中,著名的有“叠箱实验”、“接竹竿实验”。在接竹竿实验中,苛勒将黑猩猩关在一个笼子里面,笼子里有两根能够接起来的竹竿,在笼子外面放
2.完形-顿悟说的主要观点(1)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苛勒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景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尝试错误的过程。顿悟往往跟随在一个阶段的尝试与错误之后发生,但这种行为不像桑代克所描述的那样,而更相似于一种“行为假设”的程序,动物在试验了这些假设以后,便会抛弃它们,它往往是顿悟的前奏。所谓顿悟
(2)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德文“gestalt”的音译为格式塔,这个单词在德文中具有“形”、“式”、“完整”等意思,一般把它翻译为“完形”。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
在关于学习的看法上,强调学习在于构造一种完形,认为人心对环境提供着一种组织或完形作用,而这种完形和组织作用就是学习。当环境发生变化、遇到困难或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以意识为中介对于刺激与反应或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格式塔与连接注意或行为主义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格式塔认为他们的关系是间接的,是以意识为中介的,用公式表示的话是三项式,即:S-O-R;而后者的理解是直接的,不存在意识的中介作用,其公式是一个二项式,即:S-R。
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所在。
优点:作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先驱的格式塔心理学,是在批判构造主义、行为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把研究对象确定为知觉思维的心理现象。主张研究意识,这在当时是难人可贵的,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心理学的来源。
缺点:企图用动物来完全解说人类的学习,否认尝试错误的学习形式,夸大了动物的意义。
更多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内容请咨询勤思考研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