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2012-07-20 17:11:43)
标签:

教育心理学

笔记

格式塔

教育学考研

教育

分类: 教育学考研笔记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关于教育学考研复习,有更多问题,可以问问教育学考研辅导老师卢老师,

卢老师Q1733389827

 

 

完形-顿悟说是由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的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诞生于1912 年,苛勒、考夫卡、魏特海墨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31917 年,苛勒在德国对黑猩猩学习和解决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由此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以此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相对抗。

 

  1.苛勒的实验在苛勒的实验中,著名的有叠箱实验接竹竿实验。在接竹竿实验中,苛勒将黑猩猩关在一个笼子里面,笼子里有两根能够接起来的竹竿,在笼子外面放 有香蕉。黑猩猩要想得到香蕉,就必须把这两根竹竿接起来。黑猩猩被关在笼子里面之后,它先用手去够香蕉,用一根竹竿够香蕉,经过这样的尝试之后,黑猩猩不 能得到香蕉,这时黑猩猩就会停下来,看看外面的香蕉(目标物),把两根竹竿在手里摆弄,偶然地使两根竹竿接了起来,它就会很快地用接起来的竹竿去得到食 物。黑猩猩很高兴自己发明,不断重复着这一获得香蕉的方式。

 

  2.完形-顿悟说的主要观点(1)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苛勒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景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尝试错误的过程。顿悟往往跟随在一个阶段的尝试与错误之后发生,但这种行为不像桑代克所描述的那样,而更相似于一种行为假设的程序,动物在试验了这些假设以后,便会抛弃它们,它往往是顿悟的前奏。所谓顿悟 就是动物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动物领会到自己的动作该怎样进行,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景、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动物只有在清楚地认识到整个 问题情境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可能发生。

 

  (2)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德文“gestalt”的音译为格式塔,这个单词在德文中具有完整等意思,一般把它翻译为完形。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

 

  在关于学习的看法上,强调学习在于构造一种完形,认为人心对环境提供着一种组织或完形作用,而这种完形和组织作用就是学习。当环境发生变化、遇到困难或 问题时,有机体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就出现了缺口缺陷,就会有一种渡过这种缺口、弥补缺陷从而完结图形的趋向,即组织或构造新的完形,这种活 动就是学习。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以意识为中介对于刺激与反应或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格式塔与连接注意或行为主义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格式塔认为他们的关系是间接的,是以意识为中介的,用公式表示的话是三项式,即:S-O-R;而后者的理解是直接的,不存在意识的中介作用,其公式是一个二项式,即:S-R

 

  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所在。

 

  优点:作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先驱的格式塔心理学,是在批判构造主义、行为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把研究对象确定为知觉思维的心理现象。主张研究意识,这在当时是难人可贵的,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心理学的来源。

 

  缺点:企图用动物来完全解说人类的学习,否认尝试错误的学习形式,夸大了动物的意义。

 

  更多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内容请咨询勤思考研在线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