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的特点
(2015-01-14 14:46:42)
标签:
体育 |
分类: 文摘 |
体育课的特点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体育课不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的课那样,只需要掌握相应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实现相应学科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主要是要通过体育课等途径实现的。体育课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体育课既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一种教、学,练合一的课。体育课是教、学、练合一民在练中教、在练中学。各项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都是要通过练才能掌握的,因而要在练中学、在练中教。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指出:“游水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学生通过练,不仅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也使其身体和心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得到锻炼和发展。所以体育课是一种以练为中心的教学综合的课。
2.体育课组织教学既有全班的形式,又有分组的形式和个别的形式,是一种多种组织形式相互配合的课。由于体育课是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基础和水平直接联系的,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基础和水平又客观地存在着个别差异,因而在体育课上特别是中等学校以上的体育课上,不仅要照顾到男女性别上的差异,还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区别对待,以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区别对待通常通过分组教学和个别指导的途径体现。对于健康状况和身体发育不正常的学生还设保健性的体育课;对于身体和运动技能较好的学生设置提高深广专项课。
3.体育课中不仅有师生交往,而且有大量的生生交往,是一种交往多样性的课。由于体育课需要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既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又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评价,客观上要求进行多方面的交往。如果说,在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师生交往,那么在体育课中生生交往则占了相当的地位。因此有人把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称之为“课堂小社会”,即社会的微缩体。不过应该注意:“在课堂里改善交往的任务在极大程度上,是教师的责任,而不是学生。”体育课中虽然存在着“社会交往”的需要和占了相当的地位,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