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育教师如何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2014-12-28 07:57:43)
标签:

体育

分类: 文摘

体育教师如何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形象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直观认识,所谓教师的形象是指教师所具有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个性特点与专业能力给人们的直接反映。教师形象如何,将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进行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体育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提高体育教育教学的课堂效益呢?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   体育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  

“德高为师、身正谓范”,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寓于体育教学中是体育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如果一个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做到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恰当的位置,而且能够为人师表,那样将对受教育者产生良好的影响。体育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身体力行,用自己高尚情操来感染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做学生的表率,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把热情洋溢、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把好学多思、公平竞争的工作作风,把正直诚实、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传授给学生。这样教师正确的思想行为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必然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召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体育教师要有深广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必须深厚。体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知识领域,包含生理、心理、运动技能等多门学科,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体育训练和课堂教学,体育专业的知识领域就包容更广,因此,体育教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说法已经成为永远的历史,而内涵丰富,文武双全才将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形象。因此,体育教师应该蕴含着几分儒家的书卷气息。其次,体育教师还应该通晓现代体育领域的知识。现代体育领域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极热门的领域,青年学生对这个领域十分关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成为现代体育领域的行家,不仅要了解各种体育战术的演变,了解训练方法的进步,还要了解体育明星,了解体育组织机构,了解各种比赛的情况,了解吹黑哨,甚至还要了解各种球迷组织。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体育老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体育的发展,才能成为青少年学生眼中真正的体育教师
    三、体育教师要有准确、丰富的语言  

 体育教师用言语作为载体进行教学。在讲解过程中,言语准确扼要,生动形象;在练习过程中,语言轻缓诱导;在队列练习中,语言短促宏亮,令人振奋。体育教师不仅运用有声言语外,还大量地运用无声言语(身体语言)与学生交流。体育教师运用身体动作生动、真实地“描述”所要学习技术动作的形象、结构、过程和时空关系更有利于行动的表现,加速建立正确的工作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消除紧张心理,取而代之的是跃跃欲试的积极情绪。如正确的身体姿势坐如、站如、行如;前滚翻的团身像一粒圆球;立定跳远像青蛙的跳;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手臂动作就像鸭子伸脖子等。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体育教师将有声与无声的语言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多种感受的知觉作用,把生动的直观与明确的言语结合起来,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  

四、体育教师要有强壮、健美的体魄  

体育教师强壮健美的体态是学生直接感受到的一种形象美,它能长时间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首先,体育教师的服装应大方、活泼、线条简单,以利于烘托突出体育教师的健美。其次,得体的动作对于突出体育教师健美的形象更是非常重要,所谓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是体育教师描绘自我形象的楷模。另外,教师强壮的体魄最能感染、熏陶学生,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体魄的锻炼、有着重要影响,也是一种无声无形的感染力量。  

五、体育教师要有威信力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导师,在学生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尊重教师、乐于接受教师教导的学生是“向师性”特点所决定的自然倾向,因此、体育教师这一特定角色本身对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威信力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威信是十分重要且作用巨大的力量。有威信的体育教师总是被学生视为学习的典范、模仿的榜样,他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并且对学生具有长效作用,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总是有限的,而从教师那里学到的做人的道理和态度则有可能陪伴他们终生。  

总之,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是优秀体育教师的集中体现,是教学任务圆满完成的催化剂。它除了给人以感知觉良好刺激外,更重要的是应当以独特的魅力去感染青少年,获取最大的教育效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