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画家欧亚卫先生优秀作品(2022宝鸡画展)系列欣赏《十》

标签:
转载 |
欧亚卫,陕西宝鸡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先后师从曹宇、陈垠仓、张让林、赵雪伟等老师。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大家书画院理事,陕西长安画院创作部副主任,宝鸡画院画家,西北大学中国西部书画研究院研究员。
2018—2019进修于陕西省国画院名家工作室(范桦工作室)主攻山水,专职画家。曾在宝鸡、西安等地举办过个人展览及联展。
2011年作品《塬》被红色富平革命教育基地,长期陈列展藏并出版。
2013年作品《丹壑晨辉》入选高原•高原第三届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
2015年在宝鸡展览馆举办欧亚卫“十年一念”山水写生展。
2017年作品《嶺塬清秀》入展陈仓雅集暨宝鸡画院年度作品展获三等奖。
2017作品《山乡初雪》入展首届“白山黑水•美丽四平”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7作品《亭小得山多》入展第三届“重温经典”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7作品《老屋》入展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8作品《故原新辉》入展汉风唐韵•水墨长安——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8作品《草长莺飞》入展第二届国际诗书画风筝文化主题双年展。
2019年作品《丘壑无言》参加“绿水青山•陕西山水画七十家提名作品展”,并被西北大学中国西部书画研究院收藏。
2019作品《村园门巷多相似》入展百代标程——纪念李成诞辰1100周年,首届全国山水画展。
出版《艺术品收藏•欧亚卫专辑》《欧亚卫写生集》。
作品《浓墨重彩一带一路》被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民生书画艺术院收藏。
从内化到升华—亚卫西山写生之我观
中国画创作向来重视写生,从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到北宋郭熙“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再从清代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再到现代石鲁“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都是沿着这条脉络行进。尤其在郭熙画论《林泉高致》之“山水诀”中,对山水画创作与写生都有许多精辟而独到的艺术见解,对今天的创作者依然受用。写生能使画家活跃思维,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和敏感度。在我看来,写生是一个“聚气”的过程,把天地的灵气,草木的生气,人物的精气,跟自己当下的体悟、情感、想象等进行揉和和凝聚,生发成一种内在的、丰富的、形而上的综合感觉。把这种感觉根据构图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取舍,最后以笔墨准确表现出来,即形成作品的气息和格调。当然,写生要“聚气”必须选好对象,简单地说,就是必须熟悉写生对象,跟对象有深切的情感关联和成竹在胸的感性认知。
欧亚卫生于西府宝鸡,求艺于古都西安。西府这方天地存储了亚卫最真实的情感,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屋一舍与其说是他联接乡愁的情感纽带,还不如说是他发掘精神象征与动力的乐园。在这块乐园中,亚卫可以忘乎所以,随心所欲,回归到生命的本真状态。更重要的是,亚卫身上具备农家子弟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关中楞娃式的傻劲,这种傻劲使其对艺术心香一瓣,拒绝很多跟绘画无关的闲事。因为竭力虔心,又因为对故乡含情脉脉,如指诸掌,亚卫能把生活表象内化为个人体验后,进一步升华,驾驭笔墨一吐为快,因此,亚卫的这批西山写生作品幅幅见情,笔笔见性,呈现出某些比较鲜明的个性化表达。
其一,朴,画面的自然天成。
自然生发的东西,最为接近“朴”的特质。朴是综合性的审美概念,可以衍生为质朴、淳朴、朴厚、朴拙、朴茂等。亚卫作品里的朴主要源于他骨子里的朴实和厚道,在创作中,亚卫会无意识中把这种“朴”的特性传达出来。亚卫的写生作品,完全可以看作是在心源的自然状态下生发为之。《历代名画记》作者张彦远把画品分为五等,把“自然者”列为最高一等,所谓“上品之上”。中国画气之流美,韵之超拔,骨之遒劲,体之高迈,象之恍惚,神之幽微,意之玄妙,趣之浑成,均要在自然而然中一气贯通,方为精品佳作。宝鸡西山少有名山峻岭的磅礴气势,但一丘一壑也自有延绵不尽之韵,苍中见秀,平中出奇,如何表现它们颇费心机。面对朴实无华的西山,在亚卫看来,自然即美,美即个人心性在瞬间不加掩饰的流露。亚卫以一颗赤子之心体察自然神态,把物象本质跟自己心性合二为一,以西山为精神参照,挖掘自我本性,山魂即他,他即山魂,向人画合一的境地争取。因此,他笔下朴拙率性,至性至善,尽显自然天成之妙。
其二,真,画面诗性的回归。
王维曰“画中有诗”,可作为评判绘画格调高低的准则,它跟作画者学养、境界、人格等息息相关。而实现“画中有诗”的前提务必是情感的诚挚。在创作中,亚卫以真情入画,能给写生对象灌注深情厚感,和写生对象生发情真意切的感性交流,变平为奇,化苦为乐,营造个人心中丘壑。不论是安谧娴静、寂静肃穆,还是萧瑟凄凉,画境乃他现时心境的真实外露,可读出他跌宕的情绪张力。西山远离闹市,保持着自然纯真本色。亚卫这批作品,无论是农家小院、屋舍、老树,还是农事生产、牧归、动物嬉闹等动态场景,都能开掘对象的精神本质,摄取对物象的情感积累,并把对象跟社会背景紧密契合。他不是以旁观者,而是以参与者、见证者的眼光去审视物象,使作品释放出热烈的个体情感。同时,超越小我向大我递进,给画面灌注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和感性诠释,这无疑大大拓展了山水画的艺术功能。尤其在“点
景式”物象的选择和运用上,亚卫没有落入俗套的吟风弄月,而是能紧密贴合地域特性和时代审美意识,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精神容量。作品中另一个真,体现在对绘画时间性的展开。绘画虽然没有书法那种明显的时间指向,但一幅优秀绘画作品,还是能读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时间痕迹。同样是一座山,由于阴阳、晨晚的缘故,它能呈现出光影变化。亚卫的写生,能抓住即时性的光影的细微变化,真实再现山石树木在不同时间段的原貌,让观者读出画中的时间性,这难能可贵,它缘于作者的火眼金睛对大自然的深切洞察和从思想层面对物象的深度拷问。
其三,和谐,画面的气息贯通。
亚卫这批写生作品尺幅都不算大,从“意”的确立到“境”的提炼,完全遵循艺术辩证关系的准则,能有效的把情、理和形、神有机融合,在对立中挖掘统一的共性,力求画面的整体和谐。而整体的和谐则呈现出画面气息的流动与贯通。这批画作作于深秋初冬,在创作中以水墨为主,但在技法表现上,依靠水墨多寡和相互之间的渗化作用,呈现出变化多端的墨色效果,各种笔法的穿插运用强化了季节的萧瑟之感和地貌的苍劲之感。在综合处理上,亚卫能把精神、内容、题材、形象等各个方面,揉和成统一整体,依靠墨色轻重、浓淡变化来吐露大自然的丰富和无限。尤其在画面细节处理上,能抛开程式化的概念和教条主义,回避主次关系,虚实互换,出奇但又合理地幻化出节奏感,完成对画面“气”的建构,营造出不加雕琢的和谐之美。亚卫这批写生多为倾心之作,乍看平实,细品则韵味有余,无焦躁之气,达到了心性与画境的统合,这种统一的和谐来自亚卫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对山水画诗性意味的精准把握。当然,作为对绘画技能的探索和磨练,这批写生作品比较成功,大部分称得上力作,但某些作品用笔用墨缺乏力度,在构图上还有待推敲。毕竟,亚卫还年轻,对绘画能理解到如此程度实属不易,沿着这种心态和方式坚持走下去,亚卫或许将来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段宏刚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欧亚卫先生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