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代宗师千古绝唱

(2018-07-06 18:40:47)
标签:

散文

叶问

宫二

绝唱

回响

好的作品总是能让人意犹未尽、反复玩味。最近连续看了几次《一代宗师》,有一种欲罢不能、意犹未尽之感,很久没有影视作品能让我有如此深刻而又良多的感触,好的作品再次让我感慨万千,同时又浮想联翩。
这部影片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可以称作精品,导演功力底蕴深厚,演员表演精湛绝伦、可圈可点,画面布景优美典雅,摄影大气磅礴、纵横捭阖。主要人物的台词让人感觉文雅大气、回味无穷。武术动作刚柔并济、出手不凡,与人物性格交相辉映、珠联璧合。整个影片堪称经典之作,不愧为大师之作,我还记得,好像这部影片包揽了华语电影所有大奖,是王家卫导演的又一部上乘经典之作。
记得第一次观看,还没有看出太多内涵,若干时间过后,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沉淀之后,回过头来再看,感觉荡气回肠、千回百转。脑海里一幕幕的经典影像和精彩片段一遍遍地浮现在眼前,感觉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影片,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生大戏、历史大作。
这部电影的背景实际上就是我们国家民族那个家国动荡时代的真实写照,历史背景是很复杂的,涉及到日俄战争、军阀混战、辛亥革命、南北议和、日占东北及伪满洲国、西安事变、抗日战争,英占香港下的民众生活,武林南北轶事。看似以武林轶事及人物为主线,实际上穿插了很多大时代大背景,演绎的是大时代大背景下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故事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这些人物的表演塑造好像真的还原了那个家国动荡时代的原貌,好的作品总是有具象感的,代入感的,让人感觉就是身在其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在大时代面前,再大的人物也总是显得渺小,人物的命运也都和时代、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与家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所谓同呼吸、共命运。有国才有家,亡国则无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起伏变化,打上时代的烙印,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这部影片深深感染了我,触动了我多年来的情感之弦。
虽然和影片中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关于人生的悲欢离合、喜悲荣辱的演绎历来没有时代的隔阂和界限,人生和历史又是是多么的相似,现实恰恰就是历史曾经演绎过的人生,别人的人生有时就是自己人生的投影,何其相似?何其相像?再次感觉和体会到好的作品真的是能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使人产生强烈的认同和共鸣。
影片可圈可点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包揽华语电影所有大奖就是最好的诠释,无需赘言。
我只想从这部电影的台词对白方面谈一下我的感受和体会。
一部影视剧的台词对白确实能彰显出导演和演员的功力内涵,精彩的台词不但是语言基本功和文化底蕴的深刻显现,而且是影视剧的故事灵魂,对刻画人物及烘托剧情起到出神入化、妙语生花的作用。
《一代宗师》一开始叶问的独白“别说你功夫有多深,师父有多厉害,门派有多深奥,功夫就两个字;一横一竖,错的,躺着吧,站着的,才有资格讲话”一席话扣人心弦,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让人有一种一探究竟的感觉和冲动。
接着影片展开故事情节,叶问自我介绍:“我是广东南海佛山人,父亲叶霭多,在香港文咸西街经营南北行......佛山培德里叶都是我们家的,我七岁学拳,佛山的咏春是从赞先生开始的,师父陈华顺,算是第二代传人。”寥寥数语道出了家世背景。又讲了自己拜师时师父对他说的话“一条腰带一口气,腰带代表师父师门,练武之人凭的是这口气。”师父的话语重心长、蕴含哲理。
叶问又说了独白“我一生经历光绪、宣统、民国、北伐、抗战、内战,最后来到香港,能够坚持下来,凭的就是这句话。拜师时七岁的孩子虽然还不懂师父话语里的深刻寓意,但是俨然记住了师父的话并实践了一生,令人感慨万千。接着叶问又介绍了他的妻子(内人)......说她不多言,她说:“ 出口有时会伤人,两夫妻无声胜有声......男人四十要做有把握的事......晚上我出去,她会点着门口那盏灯,要等我回来才会关上。”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跃然眼前,真的是为一个人,留一盏灯,何等恩爱,何等痴情?令人羡慕不已。叶问又有了独白:“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话,我四十岁之前都是春天。”让人回味无穷,不只是一介武夫的简单话语,实则家学深厚,富于涵养之人。
影片接着介绍一个当时武林人士聚会的重要场所—金楼(共和楼),旁白:......一般人看金楼是销魂处,反过来看它是一片英雄地......风尘之中,必有性情中人。
影片在演到武林翘楚宫宝森教诲大弟子马三时,精彩对白如下:“你知道为什么刀得有鞘?弟子答:“因为刀的真意不在杀,在藏。”“你的刀要在鞘里好好藏着......”多么发人深思的对白,听罢顿觉醍醐灌顶。
宫宝森见另一武林高手马连山时,两个人的对白更是精彩绝伦、都是一语双关“这么炖汤是很耗神的......做羹要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做人也是这样......暗事好做,明事难成......宝森不是想当英雄,是想造时势。”
宫宝森和女儿的一番话:“......眼睛里只有胜负,没有人情世故。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人要往远看,但凡一个人见不得人好,见不得人高明,是没有容人之心,咱们宫家门槛高,但是不出小人。......天底下的事,你不看看就没了,看看无妨。人活一世,能耐还在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 当个好大夫,平平安安的就是尽孝心了。”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辈的肺腑之言,循循善诱,鞭辟入里。
宫宝森和叶问之间的对手戏更是影片的一个高潮精彩之处。对白如下:宫;“江山代有人才出......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咱们今天不比武功,比想法如何?”叶:“上门都是客,主随客便”。宫:“他凭的不是武功,是一句话,这位先生叫叶云表,是位人杰。二十五年后又见到了另一位叶先生......”叶:“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这块饼是一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有进步,真管用的话,南拳又何止北传呢?你说对吗?”宫:“今日我把名声留给你,往后的路,你是一步一擂台,希望你像我一样,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过手如登山,一步一重天。”一席话大气磅礴、气象万千,听来令人拍案叫绝、不同凡响、震耳发馈。
宫二和叶问比武前后的一番话也是耐人寻味。宫:“不图一世,只图一时......叶先生,你看六十四手,是让你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希望你能够举一反三,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叶:“功夫是纤毫之争,真打坏了东西,算你赢......叶里是否能够藏花,我们有机会再印证。”
叶问和宫二相约:“叶里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一约既定,万山无阻”,多么美妙的诗句,诗意盎然、扣人心弦。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武林刀枪、刀光剑影,还有阳春白雪、情深意浓,随着剧情的发展引人入胜、催人遐想......
宫宝森的徒弟马三成了汉奸,宫宝森伤心至极,和马三的对话,听罢意味深长,黯然神伤、徒长唏嘘。马:“言必称三,手必成圈......”宫:“老猿挂印回首望,关隘不在挂印,而是回头。”马:“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可惜马三当时不能觉悟师父的教诲和点拨,反而害死了自己的师父,一错再错,欺师灭祖,犯下滔天大罪,走上一条不归路,令人唏嘘不止。
1938年10月,佛山沦陷,也让叶问的人生从春天到了冬天,日本人占了叶家大宅,叶问深感国耻家仇。言道:“......喝惯了珠江水,这日本米我吃不惯,真揭不开锅,我还有朋友,我七岁学拳,四十年前未见过高山,到第一次碰到发现原来最难越过的是生活,抗战八年我变成一无所有,收入、朋友......最后是我的家人。”一番肺腑之言,让人潸然泪下。
影片在宫宝森去世后,各道派长老聚集商讨身后事时的对话也十分精彩,最后宫二回来,义正严辞驳击了长老们的观点“......或许我就是天意......宁可一思进,不可一思停,我只能进不能停。”后来纵然宫宝森留下遗言:“不问恩仇。”但是她为了替天行道,让正义昭然于天下,也为了满全对父亲在天之灵的交代,舍弃了个人的幸福,流落香港开医馆为生,孤苦一生直到死去都坚持奉道:不嫁人、不传艺、不留后。嫉恶如仇,亲手打败马三,让自己坦坦荡荡、清清白白一生,想的是不仅仅是个人恩怨,而是为整个武林树立替天行道、惩恶扬善的芳表,可敬可颂,显示出替天行道、大义凛然的豪迈气魄,令人心生赞叹,真乃武林脊梁、女中豪杰!
命运的安排让叶问和宫二都来到了香港,一个习武教徒,一个行医谋生,但是两个人都保持距离、维护着各自的尊严,他们的对话也是妙语生花,叶问建议宫二将宫家的武艺传承下去,不然很可惜,宫二说“武林千年烟消云散的事我们见得还少吗?武艺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人生无常,没什么可惜的,你我要见什么,不见什么,以后再慢慢说。”
影片中好几次出现听戏、唱戏的场景,每一次的对白和画面都意境深远,有意犹未尽之感,让人真正感觉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在现实生活中演戏,没有脚本,没有排练,都是本色出场,倾情出演。
宫二和叶问以及和马三那两场武打对手戏看起来很过瘾,不仅仅在于武术一招一式精妙绝伦,动作优美玄妙,而且演员演得出神入化、得心应手,逼真再现了武林高手间的过招,令人目不暇接,直呼过瘾。感觉中华武术真的是国宝,国之重器,也是一门高深玄妙的艺术!宫二和叶问之间的武打对手戏推挪闪躲、高低起伏演得惟妙惟肖,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二人虽是比武,但是眉目传情,彼此心中有情,情义两相知又含而不露,无声胜有声,表演得细致入微、唯美自然。
宫二和马三的对手戏演得也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该烧香烧香,该吃饭吃饭,该办的事,天打雷劈也得办。饺子就在锅里,怕你是吃不上了,宫家的东西你今天必须还。”哪里是一个年轻女子的话,分明是饱经风霜的人的感慨之言,但是的确出自宫二之口,让人感觉当仁不让、正义凛然的大家气度。
宫二对叶问的表白也让人心生怜爱,宫二做为宫家武艺传人不仅有凛然正气,也有女儿的柔情,有血有肉,呼之欲出,人物个性显得那样真实丰满,毫无夸张做作之嫌。“人不辞路,虎不辞山。我在最好的时候遇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有时间了,我心里有过你,说喜欢人不犯法,可是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想说人生无悔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该多无趣啊!”人生如棋,落子无悔,让你我的恩怨像一盘棋保留在那里。”
“人生如棋,你我之间本来就没有恩怨,有的只是一段缘分。”宫二感慨:“习武之人有三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只见了自己、天地,没有见到众生,这条路我没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一眼看上去,这儿不就是个武林吗?”
宫二去世后,中国边境关口关闭,叶问再也没有见到妻子,再也没有回到佛山,七年后叶问妻子也在佛山过世了,“郎心自有一双脚,隔山隔水会归来。”成了一句美好!
世事沧桑,叶问成了香港居民,英女皇的臣民,命运的捉弄,时势的使然?他由衷感叹:“从此我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回头无岸。”多么无奈,多么悲哀,只能孤身一人留在香港授拳教徒,感叹:武林大同的千拳归一路,到头来就两个字,一横一竖!
这一横一竖,道不尽的人世沧桑,说不完的千古绝唱!
悲乎喜乎?留待后人评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