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大红袍之“晚甘侯”

标签:
杂谈文化健康收藏 |
清代蒋衡在《云廖山人文集》中特为“晚甘侯”做传著《晚甘侯传》云:“森伯之祖,尝与王肃善。”该传沿用了前人对武夷岩茶的美称——“晚甘侯”,以拟人化的笔法记述了它的姓名和表字:姓甘,名如荠,字森伯。作者巧妙地用了《诗经》中的典故,予武夷岩茶“晚甘侯”以姓名:甘如荠。
《诗经·邶风·谷风》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晚甘侯传》的作者蒋衡为甘甜美味的武夷岩茶取了出典于《诗经》的尊姓大名,实在是独具匠心。传中还把武夷岩茶“晚甘侯”的“茶品”拟人化为“人品”,赞之曰:“君子人也!”足以与周敦颐称莲花为“花之君子”相媲美。
武夷岩茶“晚甘侯”的姓名:甘如荠。自唐代孙樵称武夷茶为“晚甘侯”后,历代亦多有讴歌者。宋朝陶谷著《荈茗录》写道:“汤悦有森伯颂,盖茶也,方饮而森烈严乎齿牙;既久,四肢森然,二义一名,非熟夫汤瓯境界者,谁能目之。”大意说森伯是茶气强劲,使人齿颊留香,精神抖擞的好茶,除了熟悉茶汤茶具的人,谁能理会森伯的美妙之处呢。那么,谁是“森伯”的知音呢?
笔者无意间喝到古韵茶人一款“茶味人生之【晚甘侯】”的武夷岩茶,细细品酌,带有晚甘侯之韵味,意义非凡。特意相邀各位茶届好友品茗。
品茗“茶味人生之【晚甘侯】”韵味分享:入口时感觉苦中带涩,入喉片刻,喉咙于口齿间一股淡淡的甘甜顿时滋生,再喝后一泡时,前面的回韵越显,回味无穷。这种回韵没有那么浓烈,没有那么直接,柔和如丝般的感受,满口留香沁人心脾。
曾有人这么评价晚甘喉,“留于齿的是清香,滞于喉的是甘甜”,可谓是对晚甘喉最贴切的赞美。品茶是这般先苦后甜,回味无穷,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切莫因一时的困难而放弃,坚持到最后,你可以体会到人生意义的晚甘喉。
恋人间,流过的眼泪,刻骨铭心的的对话,彼此伤害的回忆,恰如一饮入口的晚甘喉,苦涩的滋味也许让爱情千疮百孔,但不辞而别也是一种角力,惟有真心相爱的人,才甘愿守候,才能品尝到令人牵肠挂肚,璀璨的爱。
生活中有的人在为梦想而拼搏,有的人热恋于青春,有的人静坐庭前;一杯晚甘侯分享给那些为梦想奋斗的青年才俊,莫言放弃,坚持片刻,便会成功;分享给热恋中的情侣们,相遇是难得的缘分,真心相爱才甘愿等候,才能品尝令人牵肠挂肚,璀璨的爱;分享于年迈的老人,偿尽世间百态,品茗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