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习作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2020-07-23 10:59:13)《世界咖啡式课堂观察与诊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让人们用新的视角,细化课堂观察内容,创新课堂评价,促进教师的成长,这与细化习作教学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随着统编教科书全面铺开,三到六年级以习作能力为主线的习作教学体系结构逐渐进入教师的视野。以往作文缺少对习作教学目标的整体研究,没有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的不同,没有具体到每一个年级的习作教学时。习作目标追求大而全,既要字词句段篇等基本的能力,也要文章的选材,构思的能力。这样的习作课看是有目标,但容易造成胡子眉毛一把抓,摸不清方向。因此,我们对习作目标进行相应的细化,一课一标,一练一得。
一、细化习作目标,引领习作
细化习作目标就是指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大目标下,进行年级目标和课时目标的分解,使其成为短时间内能达成的习作小目标。现行的统编语文教科书都是以“主题单元”的方式编排的,教材编者的意图很明显:课文以单元的形式组编,每个单元后安排一次习作练习,读与写整合,阅读与写作双剑合璧。因此,教师要清楚每个单元习作训练的重难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方法指导,突破难点,夯实习作基础。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组教材的阅读主线是“点面结合,写场面描写”,这也是习作的小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在整组单元的阅读教学《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进行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课中学习、积累习作的技巧与方法,在读写结合中实现点面结合方法的迁移和实践,等到了正式单元习作时,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习作经验和方法,习作的教学是事半功倍了。
由此可见,只有习作目标细化,定位恰当,习作训练才有效果,才能引领学生的习作。
二、制定习作目标,指导习作
习作目标,怎样才能细化的科学恰当?高效的习作教学课堂怎样打造呢?教师既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深入和全面认识对课程标准,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也要了解习作教材呈现特点和编排体系,科学地制定每一次习作课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借助教材来教,科学有序地练;更要了解学生的学情,把一切有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的背景之上。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总的习作目标,还分学段提出了很明确的习作教学学段目标。每一次的习作训练目标必须在“课标”的统领之下,教师心中装着大“课标”,分门别类地系统研究,恰当分解,化整为零,把习作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小目标,作为每次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一个个细化的小目标的学习,掌握,运用,逐步提高习作能力,最终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提出了学段目标,但那是笼统的,没有具体化的,落实到每个学期的每个单元习作训练时,就要进一步具体和细化。教师对教材要整体解读,把握了各年级习作的相同点和序列关系,进一步细化分解,梳理出教材中各个习作的训练点,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课程标准,心中有学段,心中有训练点,才能循序渐进地把训练目标落实到习作教学目标中,进行更有针对性、序列性的习作教学指导与评价。 如:描写人物习作训练中,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小目标:“突出人物的特点”;五年级上册小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的特点”;六年级上册的小目标:“人物特点关系,表达感受”。作为初学习作训练重点:“突出人物的特点”,如果放到有一定能力的六年级上册,就落后于学生学写的心理发展需求,确定这样的习作训练目标就没什么效果;“人物特点关系,表达感受”如果放在中年级,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就高于该学段的学生发展水平,是超出学生实际的训练目标。
3.分析学情,以“生”定“标”
教师在确定习作教学目标时还要分析学生的“学情”,这里的“学情”,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抓主要问题。习作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把习作目标定位在学生通过习作课堂教学跳一跳能实现的目标,让学生在原有水平之上有所生长,有所发展,也才能避免与以往的习作简单机械地重复。根据学生的学情,找到每次习作中有针对性的训练点,才能让学生对习作目标进一步认识,一步一步由不知到知,习作的方法技能由不会到会,逐渐形成习作能力。
三、落实细化目标,评价习作
有了习作目标,习作效果如何?有落实,有评价才会有效果。我们常说“以评促写”,就是要通过评价检查学生的习作训练效果。训练目标落实得好的,给予鼓励;没有达到习作目标的,要修改,进行第二次乃至多次作文,最终达到习作目标。一次习作训练一个目标,一次习作就有一次收获,一练一得,逐渐形成习作技能,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我们常常看到老师的习作评语:结构比较完整,语句比较通顺,书写比较工整,希望你能运用好词佳句,使得文章文采飞扬。”这样的习作评语适用大多数的习作,过于模式化,对学生的习作没有指导性。更重要的是没有对照习作目标来评价学生的习作,不具体,较笼统,不能落实习作课堂的训练效果。我们要指导学生对照习作目标进行评价。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目标:围绕中心意思写。指导学生评价作文时,看能不能找出作者写的中心意思,对习作的练习评价直接明了。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细化每一次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以把握课标,依“标”制“标”;梳理教材,按“序”制“标”;分析学情,以“生”定“标”等方面进行习作目标的制定,以目标引领习作、指导习作、评价习作,优化教学过程,循环往复,帮助学生在写作上的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