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让孩子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2014-12-08 23:05:29)
标签:

杂谈


浅谈让孩子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如果让你的孩子走出课堂,到街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到社区做义工,作为家长,你会同意吗?事实说明,很少家长会支持,一些家长甚至对学生做义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异常反感,觉得孩子被耽误了,浪费了本来可以学“正经课”宝贵时间。一位家长甚至找到学校,理直气壮的说:“上大学又不考怎样铲除小广告,把主课学好了比什么不强?”

这也不能全怪家长们“不通情理”,都是应试教育体制惹的祸,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名牌大学生呢!但是,孩子的爱心和向善心理,仅靠书本教化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在校学生义工制度,规定学生每学期为社会服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要达到多少小时,并作为学期考核的重要方面,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时限,就拿不到学分。受此启发,我国也推出了综合实践课,这门课程实际寓意与国外的义工制度是相通的,就是力求在实践中锻炼孩子,引发他们的思考,锻炼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心。比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五保老人,到街上打扫卫生,捐款资助弱势群体等,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如何关爱他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体格,培育善心,回报社会,让学生在成功的实践中找到自信,激发潜力,创新思维。

但是这样的活动往往得不到保障,来自方方面面的制约因素很多,首先是家长不支持,认为这是“花架子”,会误人子弟。其次是社会不热心,许多机构因为怕学生给自己“添乱”,不愿意对学生开放。再次是安全和经费得不到保障,因为怕学生有闪失,怕自找麻烦,于是课表上的综合实践课变成了自学课;因为怕多开支(学费里没有专项实践课经费),又难以寻求社会赞助,于是“能省则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http://mmbiz.qpic.cn/mmbiz/KH5u7szP5oQMOcwH7JR9zOceKxRsrCZdN8icZicZjPvWr1qo3hIdLk19KFib5cFg2DWtw6m5tJmPI1hg4Ex2houicw/640

孩子参与社会活动有百利而无一害,此事应该引起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第一,做家长的要有清醒的认识,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做义工,不是主办者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也不是在浪费学生时间,这是一种教育过程,是培育学生心智、体能的重要手段,社会不需要不会做手术的医学博士,也不需要不会换保险丝的物理学家,大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把在校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义工当作一项制度规定下来,并严格执行,不要把挺好的一门课程当作空架子,不要因为它与升学考试无关就置之不理。第三,社会各界要广泛关注,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多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方便,毕竟教育下一代是全社会共同的义务。

斯岑艺术培训学校一直在关注留守儿童的现状,我们也在不断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希望能与学校学员与家长一道,进行公益活动的实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