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工材料大全1】布:与葛有关的前世,你不懂

(2016-03-01 13:52:48)
标签:

手工

文化

历史

纺织

布料

分类: 材料:物质、原料、制作与变化

并不是看着软糯可捏的就叫做“布”的,用麻、葛、棉制成的织物方才叫做“布”。

http://s15/mw690/002STIh2gy6ZLS7h6PAfe&690

葛的发家史:用葛来织布,我也是醉了

我国从新石器时代便开始用葛这种植物的纤维作为纺织原料,这是我们的祖先最早用于纺织的织物纤维之一。江苏良渚遗址在1972年吴县草鞋山出土了3块约公元前3400年的葛布残片,这就是葛织物在新石器时代崛起的最好证明。这三块葛布残片经密每厘米约10根,纬密每厘米约2628根,用扭绞加绕环织法编织出回纹和条纹暗花的葛布,这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手工织花葛布实物,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http://s12/mw690/002STIh2gy6ZLSaExMD2b&690

 

1  吴县草鞋山出土公元前4000年葛纤维织物残片

 

葛布的生产在周代很受重视,且周代还设有“掌葛”的官吏专门管理葛布生产。在《诗经》中涉及到葛的内容就有四十多处,与葛有关的诗有如《葛覃》《葛藟》《采葛》《葛屦》《葛生》等,我们所熟知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是《采葛》里的诗句。

http://s6/mw690/002STIh2gy6ZLSe6bjv15&690

 

2  《采葛》

 

葛布最繁荣的时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只不过由于葛纤维的产量低,宋元以后,便只剩下广东沿海地区尚有少量生产,如雷州的锦囊葛、增城的女儿葛等,质量很好,博得“细滑而坚”的美誉。

http://s9/mw690/002STIh2gy6ZLSi695ue8&690

 

3   孔府旧藏明代本色葛袍(衣长126厘米,两袖通长230厘米,袖口宽30厘米,袖宽58厘米,袖根宽44厘米,下摆宽140厘米,腰宽55厘米。)

 

煮!一直煮!

原始的人们发现,葛藤如果在沸水中煮过,它的皮就会变软,并逐渐分离出一缕缕白如丝的纤维。这种纤维经过手搓,或是通过最原始的工具加工成纱线,就可以用来编织成纺织品。葛布是用葛的韧皮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纺织而成。葛布质地厚实,色彩纯朴粗犷非常适应当时生产生活的需要。

http://s9/mw690/002STIh2gy6ZLStfrUAf8&690

 

4  葛纤维织物模型

 

葛有不起花的素织葛和提花葛两种。

葛的茎皮纤维供织布和造纸用,或可拧成绳索。葛衣、葛巾均为平民服饰,葛纸、葛绳应用亦久。

 

看到这些关于葛的名词,我才知道自己书读太少

【绉絺(zhòu chī)】                      

葛之精细者,可做夏衣。粗布葛衣叫“绤()”,而细布葛衣称“絺(chī)”。《诗·鄘风·君子偕老》:“瑳(cuō)兮瑳兮,其之展(通‘襢(zhàn)’)也,蒙彼绉絺,是绁(xiè)(fán)也。”又有毛传:“絺之靡者为绉。”“绉”其实是一种有皱纹的丝织品。絺于綌较细,而绉尤絺之极细者也。一般来讲,绉絺是在夏天当做里衣穿着。

http://s15/mw690/002STIh2gy6ZLSCs9Lo9e&690
图5  《诗·鄘风·君子偕老》

 

 

【宾布】

又叫“蛮布”,是秦汉时期湖南、四川一带少数民族作为赋税交纳的布匹。《后汉书·南蛮传》:“秦昭王使白起伐楚(猛然想起《芈月传》里那个‘老伯’秦王了撒~~),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宾布。”用人话讲,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土布”,现在的土布是棉料,但其最原始的用料却是葛根,把淀粉提取出来后的葛根纤维可用于纺织,纺出来的布料质地粗糙,保暖性差,被称为“葛麻布”。

http://s15/mw690/002STIh2gy6ZLSMfdXUbe&690
图6  晒土布

 

【郁林葛】

汉代生产的郁林葛布,避贡朝廷,以至京城"榜人皆着郁林布",唐乾封元年(666)郁林布称为“郁林葛”,被列为贡品,延续一千余年。云南双江邦丙布朗山的布朗人至今保留着"葛布"这种古老的手工工艺织衣服、织挎包、织线毯。日本神道教的御衣仍使用古传的挂川、大井川葛布。

http://s13/mw690/002STIh2gy6ZLSTAVIM8c&690
图7  葛衣

 

 

【七稯布】

稯(zōng),通“緵”。很粗的麻葛布。《说文》:“布八十缕为稯。”

七稯布是汉代一种织物,主要以麻、葛织成。汉代的布和帛,用缕作为布的粗细计算方法,汉制每稯(宗)含80根纱(=缕)。七、八稯布较粗疏,九、十稯布较细密。另外,布帛的幅宽和长度,《汉书·食货志》解释:“太公为立九府圜法,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四丈为匹。”

http://s12/mw690/002STIh2gy6ZLSZllnd9b&690
图8  汉制布帛规格
 

 

 

白城主  集编

《手工材料大全:讲述关于材料的各种变化》

 @一叶一城手工汇

 

参考资料:

1、中国纺织文物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27/2007/2007022156107.html

 

http://s10/small/002STIh2gy6ZLUqTO5z4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