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建中
朗诵:淡 妆
http://s4/middle/9d8d714exc86f21171a53&690
色彩的原色:红、黄、蓝(青)。可以幻化出无穷色彩的色。而这三原色,每一样都成为了中华具有至高象征意义的色彩。红色,以其瑞祥、瑞福的寓意,而成为了中国红,成为了我们的国色;黄色,以其神圣、庄严,而成为古代帝王们专有的色彩;蓝色(青色)、以其妩媚、典雅,而成为了中国青花瓷的主色调,让人一看,就禁不住地喜欢。
红色是全体中国人都崇尚的色彩了。中国人之所以要选择红色为国色,不仅因为红色是三原色之首的色彩,也不仅因为红色是不能再分解的基色,更重要的是,红色洋溢着瑞征、瑞福、瑞祥、瑞气的高贵气质,而这种气质,正是无数代中国人毕生向往和追寻的。另外,红色还昭示着一种火红、沉着、果敢、无畏的精神品质。因此,在中国,红色又叫瑞色。唐高宗在《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一诗中这样写道:“玉庭浮瑞色,银牓藻祥徽。”
五代的徐夤《放榜日》诗吟道:“花浮酒影彤霞烂,日照衫光瑞色鲜。” 宋代的向子諲《蓦山溪·老妻生日作》词:“非烟非雾,瑞色门阑喜。”
明代的沉鲸《双珠记·遇赦调边》:“风云生瑞色,桎梏动欢声。”从这些诗词中不难看出,人们对红色这种瑞色是非常神往的,是十分喜爱的。
http://s15/middle/9d8d714exc86f2229d88e&690
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对红色情有独钟,因此,在中华大地上,随处随时都可看见中国红。从建筑上来看,紫禁城的雕梁画栋、红墙廊柱,儒释道的庙宇殿堂、森森高墙,无不被中国红所围裹;从民俗上来看,红盖头、红轿子、红灯笼、红对联、中国结等等,全都与中国红有关;从歌舞上来看,红绸舞、红狮舞、红秧歌等等,也都饱含着浓烈的中国红;从服饰上来看,那就就更广泛了,红花鞋、红肚兜、红头巾、红棉袄、红手绢、红腰带、红玉佩等等,哪一样离得开中国红?从用品上来看,红瓷、红陶、红木、红包、红烛等等,每一样都将中国红演绎得淋漓尽致、生龙活虎。
从深层的原因来看,我们祖先之所以崇尚中国红,那是因为,千百年来,这个民族太缺少瑞祥了,太没有瑞福了,太稀罕瑞星了,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经历着无尽的战乱,无尽的流离,无尽的苦难……这样一个在大灾大难和血雨腥风中存活下来的民族,于伤痕累累中对瑞祥和瑞福的祈盼,那是发自命根子里的,那是如饥似渴的,那是一触即发的,犹如干柴烈火,一点就燃!在这样的时候,象征着瑞祥和瑞福的红色,就被我们的民族从骨子提炼出来,成为一种梦想乃至信仰的色彩。所以,在节庆,在盛典、在祭祀,在一切可以张扬中国红的场所与时刻,这个民族对于中国红的迷醉,那就是火山喷发似的了,那就是山呼海啸似的了,那就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的了啊。
在这样的时刻,我一方面为中国人崇尚这种红色而深深庆幸,一方面又感到心灵在这种崇尚中隐隐作痛。痛什么呢?痛我的民族几千年来对于中国红似的生活的祈盼,却又空空地祈盼了几千年!他们一代一代就在这种祈盼中最终归于失望、绝望、无望,然后,又一代接一代不甘死心,继续在这种祈盼中艰难地鼓荡起希望的旗……
http://s14/middle/9d8d714exc8737696e55d&690
中国红,这绝不仅仅是一种色彩,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渲染,更不仅仅是一种装点,她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她承载着中国人渴望火红的大梦,背负着中国人渴望瑞福的期冀。从这层意义来看,中国红,是一种沉甸甸的红,是一种饱经桑之后红,是一种历经磨难之后的红,是一种血雨腥风之后的红,这样的红,不红遍神州大地,不红透中国人的心和骨头,那才叫怪!
因此,在我看来,中国红,那是历经两千多年从无数死难者的鲜血中提炼出的一种红。这种红,一旦涂抹在十几亿中国人的精神上,那就是一片浩荡的火海,这火海,可以让凤凰涅槃,也可以使凤凰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