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作方法: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2012-05-07 21:23:34)
分类: 写作方法

    所谓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就是先概括介绍提出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具体叙述写作方法。《孔子的故事》第3、4道自然段恰当运用了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写作方法。如第4自然段先简介孔子“谦虚好学、不懂就问”,然后通过事例和孔子的话具体叙述他的这一特点,使得这一段落层次井然。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中,也可应用于全文。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可以使文章层次清晰,主题鲜明。如写“美丽的校园”,可以先概括讲校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然后围绕这一中心句从几个方面分别叙述,如校园环境的绿化、校园的建筑特点、校园文化建设等。这几方面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顺承、因果和转折的关系。

 

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在公元前551年的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姓孔,名丘,字仲尼。父亲去世早,母亲带着他艰难度日,吃了不少苦。在他十六七岁的时候,母亲也离开了人世。他举目无亲,孤苦伶仃,又处在动乱年代,景况非常凄凉。

    有一次,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请读书人吃饭。孔子很想参加这个宴会,便去了。可是没想到,刚到季孙氏的家门口,就被门将阳虎给档住了。阳虎一边轰他,一边不客气地说:“走开走开,我们请的是有身份的读书人,不是你。”孔子满面羞惭,只好离开。

    孔子读书非常刻苦。他一边给人看管仓库和牛羊,一边抽空读书。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的见识增长了不少,成了远近闻明的大学者。

    孔子谦虚好学,不懂就问,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他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师法的人。”当时,国君经常在太届举行祭祀活动。有一年,孔子终于得到一次进入太庙的机会。他很珍惜这次机会,遇到不明白的事情,都要仔细地向人询问,直到搞清楚为止。有人在一旁说风凉话:“谁说孔丘懂礼法?他进了太庙,见什么问什么。”孔子听了,不以为然,说“不懂就问,这是礼法呀。”

    孔子十分好学,百学不厌,读的书越来越多,学问也越来越大,终于成了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被后世的儒家尊奉为圣人。

    后来,孔子的学生们把他所说的话和他的一些事迹辑录成了一本书,叫《伦语》。这本书流传下来,成了儒家经典,被世代传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