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梆子《墙头记》观后感

标签:
山东梆子《墙头记》 |
分类: 王端阳文档 |
《墙头记》观后感
王 端 阳
《墙头记》里的大怪和二怪很不好,因为他们不养活他爸爸,给他爸爸吃糊粥,还特别凉。他爸爸喝不下去,就洒在地上喂狗,说:“喂狗还可以看完哪”。后来到了初一,就把他的爸爸送到二怪家里。二怪不开门,大怪就想了一条计,把他爸爸背到墙头上,自己回去了。还说:“掉下来,可别往街上掉,往院里掉。”
这时,王银匠来了,把他救下来。想了一条计,使两个儿子都孝了。两个儿子不是为了孝他爸爸,而是为了金子,因为王银匠巧计说:“他上他那里化金子了,化了好几次。”
一晃过了二年多,他的两个儿子大怪和二怪,千方百计地想从他爸爸嘴里得到金子埋的地方,可是他们白费心机。后来他的爸爸死了,这个不要,那个也不要。可是有点气了,两家就抢了。他爸爸临死时说:“这个黄去墙……”还说“不忘王银匠……”他们以为这个墙里有金子,就都去找王银匠。王银匠叫他们买东西,他们一个比一个好,后来埋完了他爸爸,就开始挖这墙里的金子了。挖了半天,老二挖了一个黄石头,以为是金子,大家就抢。后来拿来一看是黄石头,就又挖下去了,挖了半天没东西,可是墙倒了,把他们都压到黄土墙下面了。王银匠就把事说出来,就走了。大怪和二怪和他们的老婆都被压死了。
这几个认钱不认父的儿子,得到应有的下场。我长大当王银匠,因为他好。不当大怪和二怪,因为他们自私自利,不孝他爸爸。
姥姥去了,我就省的去了。颂英刚才还玩,一会就头痛了。准是想让我推她去,我想:我要送她就得推她,我就不送了。不对,姥姥都老了,还得走一里,我送颂英,骑车子方便。以后应该团结友爱,帮助别人。
注:题目是后加的。最后一段是生活中的一件事,颂英是我妹妹。
父亲的日记
1960年9月11日
晚上冒雨带孩子看鲁剧院山东梆子《万家香》新作和由蒲松龄的吕剧改编的《墙头记》。后者尤其深刻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