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教学设计(六月)
标签:
教育 |
分类: 综合实践教案 |
http://s10/middle/9d8163f7hc1c539929899&690
【第一阶段的预习
第一课时预习:收集几年来在母校学习生活的照片、习作等资料,并对学校毕业生人数进行统计。
第二课时预习:小组课下讨论,给小组起名。
【第二阶段的预习】
1、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2、收集几年来在母校学习生活的照片、习作等资料,准备创作毕业纪念册。
【第三阶段的预习】
在资料进一步完善的同时,为小组制定一个与众不同的汇报形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确定适合在毕业前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一步掌握确立主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选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明确进一步研究的任务和方法,形成小组活动方案。
【教学难点】
确定课题方向。
【教具准备】:
幻灯片课件
【活动设计】
一、
1、投影出示:关于学校毕业生人数的统计表。
通过师生对话填充调查表内容。
2、对这样的调查结果,你们有什么感受?
3、投影出示:学生几年来在校的成长资料。
二、生成主题。
同学们想一想,临行之时,我们应该怎样告别母校?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希望为母校做些什么,是吗?那么我们就把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为《为母校做些什么》好吗?
三、明确子课题。
1、想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可以为谁做些事情,表达我们的心意呢?
2、那么,为学校、老师、同学具体做些什么呢?在讨论之前,老师提供同学们一些参考建议。
指导学生明确选题原则:
(1)、选择能量力而行的活动。
(2)、适合集体合作完成的活动。
(3)、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活动。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时,适当引导学生归纳、提炼问题,进行板书。
6、筛选子课题。
这些活动中,哪些更具有代表性,更适合我们去做呢?请同学间再讨论一下。
7、启发学生向所学课程拓展,确定子课题。
向劳动技术领域渗透,如:清扫、修理、手工制作等。
向语文学科渗透,如:采编毕业文集等。
向思想品德学科渗透,如:爱心捐助等。
引导学生从多学科的角度选题。
四、划分小组。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选出组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确定了主题,明确了子课题,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下节课我们将确定具体的活动方案。
一、
上节课我们已经确定了主题《为母校做些什么》,在行动之前,我们还要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就是小组活动的具体设想。
二、指导制定方案的方法。
同学们拿出《小组活动方案》,将组长组名及组员相关内容填写完整。
然后具体指导活动内容的填写。包括:目标、步骤、预想成果及展示形式、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三、小组共同完成方案。
余下时间小组共同完成方案内容的填写。教师进行随机指导、点评。
四、修改、确定活动方案。
1、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你们的活动方案?其他组同学一定要认真倾听,可以随时提出你们的想法。大家互相取长补短。
学生边逐项介绍,教师边引导全体学生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评议。
2、提供“修改方案”的参考意见,如下:
(1)、分工明确、合理。
(2)、活动目标明确、全面。
(3)、活动步骤详实、有可行性。
(4)、预期成果展示形式多样。
(5)、对将会遇到的困难准备充分。
五、引导学生详细修改方案。
我们在共同修改了第一小组的活动方案之后,相信你们对本组的方案存在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吧,现在请你们进行细致修改。
六、交流修改后的方案。
老师觉得你们对“小组分工”
教师进行随机指导、点评。
七、总结。
有了完整的活动方案,我们就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了。当然,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应随时调整方案。
教学反思:
六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用《为母校做些什么》来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同学们对这个主题非常的感兴趣,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为活动的方案献计献策。
第二阶段:实践、设计制做阶段(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网上查询、调查、访问、动手制作等活动,从学校的规模、设施、环境、荣誉等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学校,为母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激发学生对母校的热爱和留恋。
2、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策划、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生设计自己心仪的毕业纪念册。
【教学难点】:
1、深入调查,有目的地搜集、采访。
2、选择和筛选出出自己需要的资料。
【活动设计】
一、通过开展调查采访活动来回顾母校辉煌的育人成果。
调查内容包括:
(1)、学校建校时间、发展历史、毕业生总数。
(2)、了解学校今年来所获的各项荣誉及称号。
(3)、寻访毕业于我校的名人。
将日常收集的材料进行汇总,为校史文集、毕业纪念册做准备。
二、学生按照活动计划,进行周密的安排,并根据活动情况随时调整计划。
(1)、提醒学生随时记录活动资料和感受。
三、在课上动手制作校史文集、毕业纪念册。
(1)、教师指导学生的设计要不拘一格,亲手制作出融文字、照片、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毕业纪念册。
(2)、鼓励学生制作电子毕业纪念册。
四、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阶段:阶段成果交流阶段(汇报课)(1课时)
【教学目标】:
1、为学生创设展示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2、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在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资料汇报。
【教学难点】:
1、掌握汇报的时间。
2、引导不汇报的学生注意倾听,相互学习。
3、汇报活动成果。
【活动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经历了前面的收集、整理、设计、制作等活动,你们一定迫切地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其他小组吧。老师也很想与你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下面就来展示你
二、成果展示。
1、欣赏展示。
鼓励各组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以不同形式进行汇报。
比如:
2、随机点评。
挖掘学生智慧潜能,促进学生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互补。
3、互动交流,启发思考。
4、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
三、
教学反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