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十三期科普写作班的课堂上,来授课的老师个个兜里都揣满了干货,不浮不躁,手把手教授,着实让台下的小伙伴们过了一个不虚度的周末!
十三期科普写作班温柔又严厉的班主任老师
史军——果壳阅读图书策划人。史军老师真是实在人,一口气把那么多靠谱的资料查阅网站输送给大家,自从科普写作班上认识了史军老师,从此妈妈不再担心我去哪里查找资料啦!看到大家迷茫的眼神,史军老师忘鼓励大家,只要开始写就是好的!
翟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编辑。为了科普文章的选题,你有没有抓耳挠腮拍大腿的时候?作为一名资深的编辑,翟燕老师告诉你,其实生活处处是选题,一种食物,一种营养素都可以是N篇文章。这样看来,生活不是缺少选题,而是缺少发现选题的眼睛啦~
尚小龙——《健康与营养》杂志创刊运行工作者。具有十余年媒体运作经验的尚老师,把科普的写作原则做了简单精炼的总结:说人话,说人事,教人知。其实是说,科普的文章应做到通俗易懂,所讲应有理有据,有科学依据。这原则的说法好接地气有木有~
杨可——北京营养师俱乐部优秀营养讲师。杨可老师是讲师十期班的优秀毕业生,在微博经营上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也因此收到了很多媒体报刊的主动搜索并取得联系进而约稿,同时得到企业经理的联系,而且还有明星的关注噢。明星的关注?是的,是不是很快想到了做明星的私人营养顾问?微博的经营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科普写作,是一个真的需要营养师们花费心思和时间在上面的事情,可是越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东西往往最终收获的才更让人感动。当几名营养师把他们和营养之间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的时候,大家那自发的掌声证明,他们被打动啦。
王斌营养师(右下角):优秀的她也曾有过迷茫期,直到发表微博、博客,她才逐渐找到了途径,再到发表文章,录制节目,她看到了自信的自己。
刘久平营养师(左上角):虽然已经50多岁,但对于营养的科普写作一点不马虎,她坚持科普需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做,才能建立营养师自身的信誉度。
付晓旭营养师(左下角):曾经是一名正儿八经的营养门外汉,如今却是名副其实的营养学霸,他的博客推荐率达到75%, 这傲娇的成绩背后是他曾经不放弃的”挤牙膏”般的写作历程。
贾海燕营养师(右上角):一个认真努力并且懂得感恩的人,身为企业培训师的她感恩十期班给了她莫大欣慰的“家”文化,她也用现在的成绩证明了她说的那句“不要让给你机会的人失去对你的信心。”
第一天课上老师讲过的科普写作三要素真是没有白学,这不,第二天的博文展示中就被应用到了!
两天的课程如此短暂,但是感受却是满腹。有的小伙伴坚定了信念,有的小伙伴直接很实在的说,两天的课程里自己收获的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的价格,感触很多,来的值得。
最后,作为第一天主持人的孙升东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一句话:把时间放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不要让你的思维生锈!
第十三期科普写作班的小伙伴,让科普写作为你的营养路上锦上添花,期待接下来的日子里看到你们的成长和绽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