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共读--《先左脚,再右脚》《花婆婆》《我才不放手呢》《田鼠阿佛》

(2015-01-23 10:55:31)
标签:

育儿

绘本

亲子

先左脚

花婆婆

分类: 宝宝日志

本周精读4本:《先左脚,再右脚》《田鼠阿佛》《花婆婆》《我才不放手呢》
http://s11/bmiddle/002SNHmtty6PoSkEYoq9a&690

《先左脚,再右脚》,美国人写的反映祖孙关系的绘本,出乎意料的好。


小的时候,爷爷巴帕教孙子巴比学走路,“先左脚,再右脚......”

 http://s13/bmiddle/002SNHmtty6PoSoB60I5c&690

巴帕和巴比最喜欢搭积木塔。每次搭到最后一块“大象积木”的时候,爷爷总会打个喷嚏,积木瘫掉,爷爷说“下次再试试吧~~”

http://s11/small/002SNHmtty6PoSuTiYOea&690

想起我家虫虫小时候,为了防止近视,我们很少让她看电视。偶尔看一小会了,爷爷也总会打个喷嚏,同时把遥控器按钮一按,说电视被爷爷打喷嚏打坏了。
后来,我们用遥控器一关电视,虫虫总会说“哎,肯定爷爷又在家里打喷嚏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巴比5岁生日后没多久,巴帕就中风了。谁也不认识,只能躺在床上,不会动,也不说话。

 

后来,巴比在爷爷跟前玩他们过去常玩的积木塔,搭到最后一块的时候,爷爷喉咙里发出了很奇怪的声音,
好像是要打喷嚏,嘴角还挂着一丝微笑,手指头动了一动。

 

巴比每天都陪爷爷一起玩,给爷爷讲故事,渐渐地,爷爷会说话了,手也能动了。

 

为了让爷爷学走路,巴比让巴帕搭着他的肩,一步一步地听他的口令挪动,“先左脚,后右脚......”

到夏天结束的时候,巴帕已经能够走到草地的尽头了。

http://s7/bmiddle/002SNHmtty6PoSDbmZM26&690

原本对于西方国家的认识或许有些偏颇,总觉得子女对于老年人很冷漠。
可是从绘本所描写的并非如此,老人被接到儿子家里与小辈同住。即使生了病,也并没有冷漠地往养老院一送,而是好好照顾其生活起居,帮助老人做康复训练。
而且,孙子能够反哺,可以想象,也是家庭教育以及平日里耳濡目染的结果。

 

挺温馨,也很感人。推荐阅读!

 

《花婆婆》
一个小姑娘,小时候,爷爷常常给她讲远方的故事,于是,她希望自己能像爷爷一样,做三件事:
去很远的地方旅行、老了住在海边,还有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于是,她去了很多地方,有了很多历练,最终买了海边的房子住下来。无意中在房前撒了鲁冰花种子。到了夏天,蓝色的、紫色的、粉色的花朵都绽放了,很令人惊喜。


于是她想到了让世界更美丽的事:走到哪里,就把花种子撒到哪里。原野上,学校边,道路旁,石墙缝里......到处开满了鲜艳的花朵......


大家都叫她花婆婆。

 

小朋友们都喜欢聚在她周围,听她讲远方的故事~~
有个小姑娘说,“我也要像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旅行、老了住在海边”
“嗯,很好”花婆婆说,“不过别忘了做第三件事哦,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创造美的工作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去。


《我才不放手呢》,宫西达也作品。这本有些低幼,不过也蛮有趣。

 

土蛙和雨蛙同时发现了一根“绳子”,都去抢,谁也不肯放手。
后来,陆续来了各种蛙分别帮它俩拔河抢夺“新玩具”,双方都喊“我才不放手呢~~”
最后,“玩具”突然开口说话了“别放手啊,现在我要吃你们了”

http://s6/bmiddle/002SNHmtty6PoSNj0fX15&690

原来,是一条蛇!


蛙们赶紧放手,做鸟兽散!

http://s2/bmiddle/002SNHmtty6PoSUpMSB71&690

蛇嘀咕着“这算什么呀,你们不是说了不会放手吗?”

 

宫西达也作品就是这样,想让你哭你就啪嗒啪嗒掉眼泪;想让你笑,你的嘴角就会忍不住上扬~~嘻嘻

 

《田鼠阿佛》,虫虫也很喜欢。

一只叫阿佛的田鼠,有些艺术家气息。
深秋别的田鼠帮着搬运、储藏过冬物资的时候,他对着太阳发呆,“在收集阳光”,
对着田野发呆,“在收集颜色”,对着土地发呆,“在收集词语”,净整些“没用的”玩意儿~~
到了冬天,东西吃得差不多了,鼠洞里寒冷又无聊。此时大家想起了阿佛,“你收集的那些东西呢?”
阿佛让大家闭上眼睛,描绘出阳光、颜色,还吟诵了诗歌,让小伙伴们感觉到了久违的温暖与温馨。

 

是啊,金钱、物质都不会长久。
让大家真正能感到幸福快乐,在历史的长河中,能源远流长的,往往是那些看似“没用的东西”,比如:文学、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