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德育的方法

(2012-04-12 15:27:26)
标签:

宋体

竞争心理

德育

进行

品德

文化

分类: 硕士课程研一(二)

中小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德育的方法

重庆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 王璐 

    一、德育的内涵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方法的涵义。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

三、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通过言语说理,就是大家常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明晓事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方法,可以简单的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主要包括讲解、阅读、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是口头语言,也可以是书面语言。具体方式的选择,还是要看具体条件的,如学生的性格(内向的与外向的)、时间空间的允许等。

运用语言说服法的注意事项:其一,要有针对性。任何形式的说服教育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因而在进行教育之前要明确目的,围绕目的进行。切忌空洞无物,废话连篇。其二,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因而各种形式的教育形式都应该深入浅出。其三,最后一定一定要总结,再次明确对学生的要求。(案例:中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因为我扣了一分,长篇大理论的讲解,一讲就是俩小时。

一类是事实说服法。就是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用各种生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学生,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的方法。进行说服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

运用事实说服法的注意事项:其一,明确目的,制定计划。事先做好思想动员,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同时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做好组织工作。其二,对于被参观、访问、调查的对象必须认真选择,事先联系,让接待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活动目的做好接待的准备。其三,加强指导。在活动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免活动流于形式。其四,做好总结工作。活动结束后,要指导学生做好总结。

2、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作为行为榜样,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能把真实的思想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同时,运用榜样示范法还符合青少年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人的认识有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规律。用来示范点的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等。

运用榜样示范法的注意事项:其一,要使学生了解榜样的先进事迹,理解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及其成因;其二,指导学生明确了解学习榜样的什么,怎样学习。其三,狠抓落实。学习榜样的关键是落实到行动上。要开展必要的活动,引导学生把榜样与自己的思想行为联系起来,落实到行动上。

3、情感陶冶法。

这是教师利用教育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其主要形式是“以教师自身的美、环境美、情境美和艺术美来感染和熏陶学生。

运用情感陶冶法的注意事项:其一,加强修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和最易被模仿的对象。为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高尚的品质、完美的人格、高雅的气质、健康的人格和高超的能力。其二,创建良好的环境。教育者应选择优美的环境和典型的艺术形式,营造健康的氛围,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其三,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对高尚人格、美好事物的追求,引导学生发现美,特别是引导学生参与到美好情景的创造之中。

4、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就是在教师知道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实际锻炼的方法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常规训练;一是实践锻炼。

(1)常规锻炼。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经常性的行为练习,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法。常规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学生守则训练、课堂常规训练、卫生常规训练、礼貌常规训练等。

(2)实践锻炼。

     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形成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实践锻炼的形式很多,主要有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科科技活动等。其中,学习活动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的锻炼方式。通过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如责任心、义务感、主动精神、创造精神以及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等;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按时作息、及时作业、认真听课、仔细研究等。

     运用实践锻炼法的注意事项:其一,目的明确、计划周密;其二,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其三,以学为主,加强指导;其四,持之以恒,随时总结。

5、评比竞赛法。

评比竞赛法是教育者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运用评比、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方法。竞争心理即人的争强好胜心理,它在人与人的比较中体现出来。竞争心理,人皆有之,青少年的竞争心理更为外露,情感体验更为强烈。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评比、竞赛形式正确引导学生的竞争心理,就恩那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积极性。

运用评比竞赛法应注意:其一,要建立良好的评比竞赛的氛围和环境。其二,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意识。其三,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评比竞赛。

6、品德评价法。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1)奖励

     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的经验,进而强化学生的健康品德和优良行为的方法。

     奖励的方法可以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集体,其形式有三种:一是赞许,这是对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行为的赞同和肯定;二是表扬,这是对学生的良好的品德和正确行为的较为正式的评价,分口头表扬和书面表扬、对集体的表扬和对个体的表扬等;三是欣赏,这是对学生较为突出的表现的奖励,如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

(2)惩罚

     是通过对学生的不健康思想和行为进行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内疚、悔恨的体验,进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合理的惩罚能引起学生的痛苦体验和认真反思;有助于学生及时终止和纠正自己的不良品德和行为。

惩罚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否定,这是对学生不太严重的行为的制止和纠正;二是批评,这是对学生不良品德和行为的较为正式的否定评价,分口头批评和书面批评、对集体的批评和对个体的批评等;三是处罚,这是对学生较为严重错误的惩罚。

运用奖励与处罚应注意的事项:其一,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其二,目的明确,具体有度;其三,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其四,奖励为主,抑中带杨。

    

    

 

 

 

    补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谈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结合我亲身体验的和我经历的来讲一讲。

品德的实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识。

教育心理学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起着积极地作用:一是,帮助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问题;二是,为实际的德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理论指导;三是,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四是,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行德育研究。

尤其是对于中学的学生来说,对他们进行德育就需要教师去了解他们的心理。这一时期,他们处于心理断乳期,思想上半成熟、半幼稚,行为上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

将其化分为两大类:场依存型(群体规范)、场独立型。既适用于小学生,也适用于中学生。

其一,了解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产生。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其实际的来源,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需要,然后可以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行为手段使学习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需要。逐步形成道德情感。

其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即自我道德认识,获得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判断,它与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树立优秀的道德榜样。

有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才会有道德意志,最终才会有良好道德行为的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