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会“一技之长”,真好!
每到双休日,年轻的父母陪着自己的孩子去上业余学校的情景,成为都市生活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家长们一手拿着各种乐器,画卷,电脑等学习用具,一手牵着孩子,匆匆赶路,
口中还不时地提醒这提醒那,不浪费一分一秒。
年轻的父母有明确的目标,培养孩子要从娃娃抓起,现在不是很流行这样一句话么,“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家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风,要有“一技之长”,要高人一等,胜人一筹。
家长如此呕心沥血地培养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希望孩子真的成为什么专业明星,他们最为关注的还是以后的升学机会,不少懂行的家长都知道,现在小学、初中入学已取消了入学考试,进入好一点的学校,几张业余证书,很有说话的分量。
没有升学考,学校还是想招收好的学生,那么学生的各类证书就成为一个衡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首选方法。有没有钢琴等级考试的证书,有没有“奥数”竞赛的成绩,有没有书法比赛的奖状,有没有学习少儿英语的经历,这些证书和材料成为孩子们入学的竞争资本。家长为了提高入学的几率,都会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业余培训的机会。
那么拿不到优秀证书的孩子,是否就无竞争力了呢?当然不是。入学时还要有一轮面试,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看孩子的反应能力、识别能力、思维能力等学习能力。为了考察学生各方面能力,学校设置了一些参与性的游戏,有点类似“智力大冲浪”或“脑筋急转弯”等益智类节目。小学面试我参观过一次,来的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可爱也很天真。老师让他们说出10种蔬菜的名字,小朋友答出10种蔬菜的名字则通过,如果把水果说成蔬菜子,
那么算概念不清或辨别不强。有一所很有名气的初中学校,面试的题目很有创意:交给学生两把钥匙,再给他10把锁,这两把钥匙只能打开其中的两把锁,要求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开锁任务。这里面就有很多配对的技巧,能充分反映学生的机智程度和反应能力。这些能力有的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而有的可以通过后天的针对性训练来获得,这也难怪那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培养如此费劲心机了。
半途而废,实在可惜
从学生进入初中起,他们不再热衷于业余学习一技之长,学生和家长又把全部的热情奉献给了语、数、外三门主要学科,业余补习也由原来的特长培养,变成了各类补习班、辅导班。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而拥有“一技之长”的孩子,只能调整努力的方向。
过去学习的“一技之长”到了初中和高中真的变得毫无意义了吗?
“一技之长”真的一定要让位于升学考试吗?我认为大可不必。其实如果处理得当,拥有“一技之长”会使学生受益终身,这当然也包括对考试和升学的帮助。
譬如说绘画,你若从小培养,且能有所成绩,比其他的同龄人有更多的优势,就获得了受到重视的机会。班级需要出黑板报,班级要参加与绘画有关的大赛,常常是非你莫属,你可以为集体争光,老师、同学自然会对你另眼相看。又由于你有这一技之长支撑,在学习低落的时候,有一种“我并不比你差”的信念来鼓励自己。到了高中阶段,你可能在语、数、外学科上稍稍落后,但至少你也有自己的强项。我遇见过许多白暴自弃的学生,之所以如此,往往是缺乏自信,他除了被人批评、指责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别人去肯定的地方。而如果你有绘画这样的一技之长,到了高考时还可以选择艺术专业,专业加分足以使你弥补文化考试成绩的不足。这时你就完全可以与功课优秀的同学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
毫不夸张地说学会一技之长,能助你一生左右逢源。
一技之长,提升的是素质,创造的是机会
我们学校有个学生高二的时候出国留学,回上海探亲时说无论如何要来看望我。我几乎已记不起这位学生是谁,经他的父亲提醒,才想起当年的情形。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处于中游,中考成绩也并不理想。而他却钟情于计算机,在这门技能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父母都非常着急,跑来找我商量。他父亲特别担心,说:“这样下去怎么办?以后高考一定危险。他喜欢计算机我们不反对,但计算机不可能代替高考吧!”我给他出主意:“报考我们学校吧,我们学校学科成绩虽然不能与重点高中相比,但计算机教学很有特色,如果有这样的一技之长,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会很有帮助的。”于是这个学生就进入了我们学校就读,到了高二,正逢出国留学热,他父亲送他去国外留学,读的是语言预科。到了国外以后,没想到他的计算机特长给了他极大的帮助。在国外,文化成绩要求并不高,大家的差距不是很大,而他的计算机水平却足足高出别人好几个级别。没多久,他的计算机特长就受到同学的羡慕和老外的重视。经过选拔,被批准提前进入正式大学就读。国外教育并不十分讲究文化考试,却特别欣赏个性特长。因此他信心更足了,文化成绩也大幅度攀升。回忆起来,我的建议使他受益无穷,所以这次回国非要登门致谢不可。
当然,还有的学生因为有了一技之长,经过坚持不懈努力,后来成名成家,尽管只是少数,但足以说明,一个人有了一技之长,其一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那么,如何去培养一技之长呢?我认为掌握科学的方法十分重要。
首先是选择,选择什么样的一技之长作为你的主攻方向。现在很多家长喜欢一哄而起,人家学什么,自己的孩子也学什么,学的人多了,也就不稀奇了。上海十万琴童,要买钢琴、请教师指导,代价很高,而实用价值到底有多少,谁都说不清楚。我以为选择“一技之长”要选学生自己有兴趣的,又是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而且最好学习的人不要太多,物以稀为贵嘛。我有个学生喜欢捏泥人,捏的人物造型新颖,栩栩如生,参加过很多传统工艺比赛,拿回子各种奖项,在学校里小有名气,非常受人关注。
此外就是要处理好一技之长与学科学习的关系。到了初中、高中阶段,不应该将之放弃,有时间还是应该经常操练,但要有所侧重,不要与考试争锋。有机会也可以露一手,但不要深陷其中。
在学校求学,聪明的学生会留意去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它有时比学科学习更有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