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蓝兴波

分类: 专题讲座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凸现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学习的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
一、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事实上,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并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怎样做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1.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领悟数学知识。
案例:张奶奶:我买的苹果16元4斤,真便宜!
李奶奶:你们买的都不如我的便宜,我买的苹果8元2斤。
2.凭借学生生活经验,理解数学思想。
案例:教学圆的面积时,先让学生说说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是怎样推导得出的。
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后,老师让学生们设计窗帘的大小,学生们有的测量窗户的高,有的测量窗户的宽。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小学数学教学更贴近和融入生活,内容更具有活力,使每一个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得到优先发展。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课堂不应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中,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感知数学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学习有用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