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陈琪

(2020-06-29 17:23:29)
分类: 一人一课

5.月球--地球的卫星

 

一、教材

本节课是《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五课时,本课由四个板块的内容构成。首先,聚焦“月球还有哪些秘密”,在之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月球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星球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有很多是未知的,若想知道月球更多的秘密,需要我们去探索;接着利用展示图片、整理资料、模拟实验等活动对月球的特征进行探索,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识然后是研讨环节,学生利用这节课学到的月球特征对“月球是否适合人类居住”进行交流,学以致用,有依据的说。最后是拓展环节,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是月球引起的,不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原因,只需要知道月球会影响到地球,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4课的学习以及学生的日常积累,他们已经对月球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包括月球的月相变化规律、月球的形状、月球与太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但月球还有很多值得学生探索交流的地方,本节课基于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通过图片比较、查阅资料、模拟实验等方式来培养学生收集和提取信息能力,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科学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2.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对比图片,发现月球的特征。

2.学会查找资料、整理信息。

3.能模拟制造环形山,认识环形山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1.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

2.积极搜索、整理信息资料,乐于与同学分享。

3.接纳别人的观点,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2.认识到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进而更加珍惜爱护地球环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

难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并进行月球信息的整理汇报

五、教学准备

教师:月球信息整理卡、课件、月球资料

小组:沙盘、沙子、各种大小的球、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聚焦:揭示课题

(科学小子希德:一部集科学启蒙与英语学习为一体的动画片。动画片中每一集都围绕一个自然现象讲述一个科学道理,或者以简单的生活常识展开。)

1.动画视频导入:一个自然现象引发的思考

科学小子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白天,月亮还在天上,还会“发光”,月亮上到底有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月球会“发光”的秘密?月球上有什么?

3.全班讨论交流后发现月球还有很多的秘密,我们并不清楚。揭题:跟着科学小子希德一起探秘月球。(板书:月球--地球的卫星)

(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会认为月亮是属于晚上的,月亮会发光,而对月球本身并不了解,也正是月球离我们的遥远,观察方式的限制使学生觉得月球很神秘,感兴趣的同时缺乏探究的兴趣。故设计时介入科学小子希德,更为童真童趣,和希德一同观察、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课堂探究的氛围。)

探索:月球的特征

1.观察月球图片

1)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月球的秘密?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有关月球的信息。

2)动画视频展示方法:电脑查阅资料法

希德妈妈告诉了希德一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方法。

3)学生交流:图片展示希德妈妈通过电脑搜索到的月球正面的高清图片,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再出示月球背面的高清图片,你又发现了什么?

4)介绍: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部分,亮的部分是高地,又称月陆,暗的部分是平原或盆地等低洼的部分,又称月海。月球的背面,高地更多,有很多的环形山。(板书:月海、月陆)

2.查找月球资料

1过渡:这是我们通过观察希德妈妈查找到的月球表面图,发现的月球的秘密之一,月球还有哪些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呢?

2出示“月球资料库”(每人一份,提前打印并装订):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探索正慢慢的揭开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纱,希德在妈妈的帮助下查找到的一些有关月球的信息。

3制作月球小档案(每人一张):阅读的人迅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与信息

资料库信息太多,与希德一起来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整理成月球小档案。挑战前,先展示“希德的月球小档案”。

4交流研讨:展台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你的月球小档案与别的同学一样吗?欢迎你来补充交流。板贴:关键词

5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好多月球的秘密了(看板书)出回顾希德的问题“月球会‘发光'的秘密?月球上有什么?”,提问学生是否弄懂了,请生回答。

设计意图:由问题引发思考,利用图片学习和查找课外资料两种方法开展研究在情境中学习且前后呼应,以挑战的方式完成月球小档案的整理活动,更能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锻炼了学生信息的提取和整合的能力

3.模拟环形山

1希德的发现:月球上有那么多的环形山,最大的环形山,直径达295千米,最小的直径只有几十厘米或更小这些环形山是怎么来的呢?

揭示科学研究的真谛:产生问题进而研究,研究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激发兴趣后继续研究。

2学生交流:大胆的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介绍两种学说。

希德的想法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认同撞击说”,环形山真的是撞出来的?希德想自己动手试试看,他想到了一个方法来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3出示实验材料:请同仔细观察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怎样来模拟,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什么生、生交流想法,穿插介绍希德的做法。

面粉:模拟月球表面地形       

弹力球、塑料球、弹珠、乒乓球:模拟不同大小、不同重量的陨石

方式:从一定高度自然掉落模拟撞击过程    

镊子:帮忙夹出“陨石”

4两人小组活动:学生实验并记录模拟后的月球表面每人一份记录单

5展示与交流:肯定“撞击说”,发现环形山大小、深浅不同的可能原因,发现特例环中环,环相连时追加提问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时拍下学生模拟结果,实物图与记录单相结合,看了那么多小组的结果后会发现共性和个性,以此进行交流。

(三)研讨:月球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1.过渡:希德想邀请大家和他一起去月球探秘,愿意么?

2.主题研讨:你觉得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你的理由是?

(学生需要有依据的去说,可引导学生对比地球环境与月球环境的差别进行判断。)         

四)拓展

1.观看视频:希德在查找资料时发现月球对地球影响有什么影响呢?一起来看一看

2.结语:今天,我们知道了很多月球的秘密,但是月球还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月球,直到现在月球还有很多领域值得我们去探索,科学家们也从未停下过探索的脚步,我们老师应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课的结束不等于探索的止步。)

    七、板书设计板贴

5.月球--地球的卫星

 

《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陈琪 

八、作业设计

1.希德期待你的来稿:“你认为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你的理由是?”请课后查找更多的资料,写一篇小短文说说你的想法。

2. 探索永不止境:课后继续寻找1-2个月球的秘密,并与小组同学分享。

九、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月球会发光么?月球上有什么?”引发思考,激发学生探秘月球的兴趣,再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月球资料库后发现原来月球并不会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月球上没有空气等特征,月球神秘的面纱一层层掀开的同时抛出新的问题“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边探索边产生问题,进而引出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这是在更加了解月球后产生的新问题,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对环形山的成因和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接着通过研讨和拓展环节,使学生意识到对于月球的探索远远不止于此,可在课后继续探索。

本堂课的设计始终以科学小子希德贯穿始终,从希德提出的问题导入,再到希德妈妈提供电脑查阅资料的方法,根据希德查到的月球表面图片展开初步探索,接着依据希德提供的月球资料库继续探索,在整理形成月球小档案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和提取信息能力当学生以为掌握足够的知识可以解决希德提出的问题后,再次以希德的角色抛出新的研究问题,对环形山的形成进行深入探索,衔接自然,学生探究欲再次被唤起,保持探秘的兴趣。整个课堂情境的创设使课堂氛围既轻松又具科学性,跟着希德一起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探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