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立阳

(2018-01-24 14:02:51)
标签:

杂谈

分类: 操盘线

胡立阳的卖出股票的十大信号及买进股票十大信号
我说过,“人人都会买股票,会卖才是真本事”! 由华尔街的工作中证实,一个会卖股票的人比起一个会买的来得少见,但就是这些少数人赚走了多数人的钱! 现在, 我在博客裡公布大家最为关心的
卖出股票的10大信号:
(一) 、个股出现天量之后,下面10个交易日卻都没有更大的量来越过
(大家可以根据这短短的25个字透露的意思, 对比K 线图和自己实战中经验进行验证。)
(二) 、类股中排名一、二的龙头股双双开始走弱。举例说,连续大跌3天或是
5个交易日之中有4天下跌。
(类股中最具份量且被公认最具代表性的个股就是龙头股, 通常,当股价
连跌3天, 或是5天跌4天, 就是趋势转弱的先期征兆 )
(三) 、股价连续两天开高走低,最后又是以两天来的最低点作收。
(连续两天开高走低,明白显示上档有大批等著卖出的伏兵, 若第二天股 价又是收在二天來最低点, 代表多头已潰不成军)
(四) 、股价在上涨超过30%之后出现回档,然后10日移动平均线开始翻下。
(个股在上涨了30%以后, 随时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回档, 若10日綫因此翻下, 上涨趋势可能终止)
(五) 、单日爆出近期大量,当天股价收在最低点或是留下长上影线。 (暴量下跌, 通常是大戶偷溜的征兆, 筹码已开始松动)
(六) 、周量爆出波段以来天量,股价却连两天明显走弱。
(周量最能代表短綫动能, 当动能热到最高点, 而股价却开始走低, 表示
曲终人散, 短綫" 派对" 已经结束)
(七) 、股价一周以来呈现剧烈震荡,但最后是以最低价作收。
(震荡剧烈表示多空均臽入苦战 ,收在最低价就是说明多头已经落败)
(八) 、股价由最高点快速下跌超过20%。
(股价下跌超过20%, 常造成 " 中期回档", 整理期势必加长)
(九) 、股价线型图首次出现右峰比左峰低的〝双峰图〞,然后跌破颈线。 (“头肩顶”、 “多重顶”与“双峰”是三种典型的下跌趋势図型, 其 中又以双峰在近五年來最为常见)
(十) 、个股〝地心引力线〞上方20%的〝高压电线〞开始走平,股价跌破〝高
1/3页
压电线〞。
(30年前, 我发现股市中确有" 地心引力" 的存在, 对大盘而言, 在" 地心引力" 上下10%的地方, 会受到影响, 分別出现向下或向上被" 地心引力" 吸回的现象, 但对个股而言,20%则更为适用。)
“买进股票的十大信号”:
(一)、长期萎靡且有若一滩止水的成交量,突然出现大于过去五日均量3倍
以上的大量,股价又以上涨作收。
(突然冒出大量, 股价上涨, 也许是大户因为某种消息而先下手为强, 偷偷进货。但是, 没有必要乱猜, 内心谢谢他们就好了。)
(二)、由成交量联线而成的量能图率先完成「头肩底」、「V 」、「W 」等
底部图型。
(量通常会走在价的前面至少5~7个交易日, 就像是一面镜子, 想知道价会怎么发展, 就先看量怎么走。)
(三)、行情下滑过程中,周量连两周急缩并创下波段最低周量,股价却出现
止跌或缓升的背离现象。
(耐心地观察周量将会比急躁地观察日量更能洞悉趋势。)
(四)、行情低迷下,再爆利空,股价却连续两天不跌反涨,成交量明显增加。
(想卖的都已卖光了, 嗅觉灵敏的大户显然开始进场了。)
(五)、大涨一波的强势股初次拉回整理后,再度突破波段高点。
(倘若错失了第一波的行情, 别难过, 只要耐心等待, 经常可以全程参与第二波的更大涨势。)
(六)、股价一周来出现剧烈震荡,但是以最高价作收,10日移动平均线翻
上。
(10日移动平均线翻上, 也是股价短线即将转强的迹象之一。)
(七)、股价连续几天急挫之后,当日再跳空开低,但却以涨停或留长下影线
的大逆转作收。
(八)、低迷行情中,周线静悄悄的出现连两红,起涨周的成交量又大于过去
周量的25%以上。
(行情虽低迷, 至少也应一周观盘一次, 尤其是要观察周量的变化。)
2/3页
(九)、类股中排名一、二的龙头股双双走强,连续大涨3天或是在5个交易
日之中有4天上涨。
(十)、股价跌进了个股〝地心引力线〞下方20%的〝地心引力区〞之后,
突然出现大于5日均量3倍以上的大量,股价又收红。
(在地心引力区是超跌区域, 所有股价几乎都躺平了的时候,竟还会
突然冒出大量, 这难道会是散户的杰作? 别开玩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围棋九品
后一篇:立阳地心引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