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鄞江岸,邂逅木廊桥,惊艳她的美丽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 |
樟溪河源出四明山龙观诸溪之水,经过晴江岸一路奔向鄞江镇,到了洪水湾分成二支,一支叫鄞江流经它山堰,过百梁桥、元贞桥入奉化江;另一支叫南塘河流经光溪桥、洞桥、惠明桥,栎社、石碶、段塘,过甬水桥,沿着南塘老街注入到宁波城内的月湖。http://sucimg.itc.cn/sblog/o2e69fee77ee806bf4021cfe1948e827b
每年鄞江的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都会举鄞江庙会,它是集祭祀,文娱活动,商贸于一体的大型活动,到时四乡百姓挑着山货,提着竹器来到这里做买卖,回时带着花布,油盐米面等生活用品回家,每年的这个时候鄞江镇上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盛况空前!
今年鄞江六月六的主题是------夜会老鄞江,主打纳凉,乡情,民艺牌,以唤起人们对旧时鄞江的记忆!
漫步在细雨纷飞的它山堰石堰上,一长溜的红石板横卧在鄞江上,古朴自然,石板上的缆船绳孔,石板,经过岁月的磨砺,水流的冲击,依然如故,只不过多了那么一点,一点老旧的苍痕罢了!缓步前行,顺着石堰走到鄞江南岸,向东就来到了岗山岭古道。
走在细细的鹅卵石间或石板的古道上,惊艳她的秀美,惊艳她的佇静,还以为误进了别人的私家花园一样!http://sucimg.itc.cn/sblog/o62babca192286b376d707059842b7d0b
回头凝看对岸的它山庙,红墙飞檐,苍松老柏,鄞江水从庙前流过,四周绿意盎然!好一幅鄞江山居图啊!不想走了,和着清新的风,吸着新鲜的氧,只想在这儿静静的呆着,那儿也不去,幸福中!http://sucimg.itc.cn/sblog/o3a22280d7ce70112d6aa30502e9ee504
古道不长,一路蝉鸣相伴,行不到二里,巍巍然,一座木廊桥横跨在鄞江上,气势非凡!http://sucimg.itc.cn/sblog/o6ae91a949b807b78acfbe472cf6ba8d8
每年的庙会时节,木廊桥上都非常热闹!如果时间赶的巧,老底子的物件,老底子的传承,都能在这儿碰到,还能偶遇旧货郞呢!http://sucimg.itc.cn/sblog/oe336a34569908b87f1eb79399aa30bac
走过廊桥,石板路铺成的扫帚弄旁,郞官第上如松,下如松,小如松古建筑群一字排开,这儿古称如松里,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气派的高墙,华门,台阶,至今保存完好,和鄞江廊桥交相辉映,相得益彰。http://sucimg.itc.cn/sblog/o616e81967d8c689c73bb136dc3204d61
顺着江边小弄向东走,没多远东拐这里已是热闹街市,茫然间犹如穿越古代来到今世,完全没有了方向感,前方一座水泥大桥跨在光溪上,拐角处隐隐然似有古石拱桥,急前二步,一座圆如弯月的古桥横在溪边,没错,光溪古桥到了。http://sucimg.itc.cn/sblog/o61b6160198dbfe208ffb4cefe75e6c64
光溪桥---桥全长三十九点九五米,宽四点五米,桥孔跨度十二米,高七点八米,桥空高度六点五米,南端石阶二十八级,北端石阶二十五级,是宁波府下最大的单一石拱桥。桥二侧各悬桥匾,东面中刻“光溪桥”,上款镌有“大清嘉清三年光绪壬寅重修”。下款为“二月仲春立”。西匾中刻“四明首镇”四字,上下款与东面悬匾相同。http://sucimg.itc.cn/sblog/odad99499b6af85b9cf55084bd8be90f7
大家可以看看上面这张老照片,70年代拍的--难忘的战斗电影场景!(这场电影里还可以看到很多鄞江的旧影)就是光溪桥和官池墩。大家看上图,弯弯的石板路上,二边临水,有行人络绎不绝,就是旧时俗称的官池墩,其实这条官池墩石板路以前也是它山堰的配套工程,而连接官池墩的光溪桥则是供来回的大小船行驶而不影响行人的步行往来,在一条大溪上即有桥又有墩,也是少见的设计了,而且这样的设计她又和它山堰的功能组合,一起起到拦咸蓄淡的功能。古人的智慧真的了不起!
光溪桥河的两边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历史建筑,如:
站在留存下来的大户人家的门前,气势不凡的大门台阶依然不得不让人抬头仰望,内心一直在思考是何方人氏造的起如此高楼?感思这户人家以前是做官还是经商起家?以及他们的来历?真想一探究竟,以解心中之惑!
鄞江真是个好地方,不愧为---堰亘古今,桥接南北,山水环抱,人文绵久的四明首镇!
前一篇:依山而居,枕溪而眠
后一篇:耕读人家------宁海梅枝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