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一百条裙子》

(2012-05-02 03:07:53)
标签:

裙子

杂谈

一、《一百条裙子》,适合几年级阅读?和另外的儿童小说有什么显著不同?

这是一个现代版的“灰姑娘”的故事。故事展示了旺达通过幻想从外部卑微艰难的处境中解脱出来,佩琪、玛蒂埃最终成为能自主,能辨别是非,有了新一层次上比较成熟的自我人格。故事开始采用了倒序的手法,从旺达离开没人注意展开,以玛蒂埃作为第一人称来叙述,通过玛蒂埃把主角旺达的形象一点一点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玛蒂埃是旺达的代言人,把旺达的内心痛楚,巧妙深刻的表达出来。这篇儿童小说适合五六年级阅读,与以往的儿童小说叙述的角度完全不同,这部小说从一个旁观者的心理活动及思考来叙述,将整个故事勾画完整。读着这个故事,我想到的是自己的童年,在十岁左右的孩子,往往有着强烈的好胜心理,那个长得漂亮,能说会到的姑娘总是有权利指挥这个,要求那个,总是有权利决定游戏的时候带不带某个人。这样的孩子似乎心理发展已经比被指挥的孩子更成熟一些,她们开始担心自己的优越地位受到威胁,如果谁不听她的,谁就会被她的小集体排斥在外。读这个故事,最让人产生心理自居的是旺达。这是孩子在俄狄浦斯情结的后期所呈现的心理。

二、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谁?主题的重心在哪里?

我以为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旺达,处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自,父母一转往日的和颜悦色,让孩子必须按照什么什么的规矩行事,不能和以前一样,和善,亲切,孩子的心理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个孩子要获得自己人格发展,获得属于自己的王国,她必须去经历一段时间的灰姑娘的生活,不仅仅要迎接这种生活里的艰难困苦,而且要完成必须依靠自己来完成的艰巨任务,在这段旅程中,孩子全心全意的去培育自己的幻想,疏导自己的不幸,她就会依靠自己战胜困难,使生活变得美好起来。

一个幼小的孩子,感到自己无可奈何地屈居于同龄人之下,矮人一等,她觉得自己地位是多么低下:坐在角落里,她几乎不怎么说话,甚至没人听见她放声大笑过;旺达·佩特罗斯基,没人有这么奇怪的名字;没有什么朋友。独来独往;穿一件褪了色的、晾得走了形的蓝裙子;受到故意嘲弄,听着刺耳的笑声;  大家并不总是问裙子,有时还问帽子、外套或是鞋什么的;  嘲弄结束,只剩下旺达自己继续在街上走着,她两眼呆滞,嘴唇紧闭,左肩膀不时以她特有的滑稽方式抖动一下……就这样,她独自走完余下的这段通往学校的路。这时的旺达,内心的滋味没有人可以形容,但是她的心中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在远方她拥有一百条美丽的裙子,这些使她在这窘境中保持着沉默,孤独地承受着。

这一段承受的旅程,孩子往往一开始是痛苦不堪的。你看旺达最初接近这群女孩时,稍微停顿了一下;慢慢地向这群女孩子走过来。每向前走一步,在脚落下之前,她好像都要犹豫很久很久。她走过来,如同一只胆小羞怯的小动物,随时准备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逃开。

虽然如此,旺达的唇边却流露出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微笑——她一定也很快乐,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每个人都会是快乐的。 

但没有一个人跟旺达说话,虽然此刻她就在这里,也是这群人中的一员。旺达不知不觉地被围在了人群里,但还是没有人跟旺达说话,甚至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她太想融入这些女孩子中去了。

突然,旺达冲动地碰了碰佩琪的胳臂,然后说了些什么。只见她那浅蓝色的眼睛闪着光,看上去跟其她的女孩一样兴奋。 

   “什么?”佩琪没有听清楚,因为旺达说话的声音很小。 

   旺达犹豫了一下之后,坚定地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我有一百条裙子。” 

对于这样的问话,旺达沉默了好一阵子。她先是把嘴唇抿在了一起,然后又刻板地重复着刚才的话,好像是在背诵在学校里学会的课文一样:“我有一百条裙子,它们全都挂在我的衣柜里。” 

旺达呆呆地看着她们,她紧闭双唇,皱起眉头,头上那顶灰色的滑雪帽也顺势滑了下来,把她的眉毛给遮住了。她只不过是个住在波金斯山上,还总爱独自站在校园里的女孩罢了。在班上,除了偶尔轮到旺达站起来朗读课文之外,根本没人会想起她来。

但旺达能够默默承受,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她相信在远处,将来,她一定有许多美丽的裙子,拥有美好的生活。她在说自己有一百条裙子的时候总是望着远处。远方是心灵的新的栖居点。

她母亲早就去世了,自己因为她通过幻想建立了更多的信心,那么不管同伴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她,她也不会被打击迫害到失去自己,因为她坚信,只要耐心等待,就会时来运转[1],旺达在辉煌的幻想中压倒了同伴,旺达不仅幻想,还付诸于行动,将自己幻想中的裙子画出来,她胜利了―――这个女孩自己就画了一百幅设计图——每一幅作品都与众不同,而且全都美丽至极!根据评委们评议的结果,单拿出她这些画中的任何一幅都是可以赢得大奖的。

旺达的裙子使每个人都驻足观看,有的吹着口哨表示惊讶,有的则是啧啧称赞。 

我们十三班真的应该为她骄傲;我高兴地宣布:旺达·佩特罗斯基就是这次大赛女子组的获胜者!旺达胜利了,她用自己勤劳的手和美丽的想象,战胜了同龄人,成为获胜者。

旺达在经历了艰难的困窘,美好的幻想,自主的努力,扎扎实实的劳动这一旅程,最终获得了大家的羡慕,让自己成为可以在同伴仰头走路的孩子,但这是她走了,走了的她并不怨恨所有的攻击她的同学,还是觉得同学很好,她怀揣梦想,信任,人格在新的高一级的层次上得到发展。

三、你如何看待佩琪这个人物?她的优点在哪里?她的匮乏又在哪里?如果你的班上有这样佩琪的孩子,你会如何引导她?

佩琪的表现:班里数佩琪画得好,大家都这么认为;她会保护小孩子不受坏男孩的欺负,会为了一只小动物遭受了虐待而哭上个把钟头;如果有人问她:“你不觉得那样对待旺达很残酷吗?”她肯定会觉得惊讶。残酷?那为什么她要说自己有一百条裙子呢?谁都知道那是个谎言嘛。她为什么要撒谎呢?她可不是个普通人,要不她怎么会有个那么奇怪的名字呢?反正她们也从来没弄哭过她呀。也早已打定主意了,一个跟玛蒂埃所想的一模一样的主意!

你看她善良,真诚,喜欢表达,有着富裕,美丽,聪慧的资本,因此,成为班级的宠儿,无论什么事情,她是班级最受瞩目的,仿佛她就是那个最棒的。好像班级中,没了她就没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孩子在班级中也往往骄傲到看不见自己的一点不足,总是高高的俯视着别人,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这个小女孩――佩琪只是因为旺达撒谎,因为心里对此愤愤不平,所以不断地攻击她。也在经历了旺达的离开,听了旺达的信,之后,内心肯定在翻腾着,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还立即来补救。

这样聪明伶俐又傲气十足的孩子,在每个班级当中都有。今天有个非常傲气的小姑娘要调桌,说是她同位上课老说话,打扰她学习。但是在课上,我观察到的真正走神的是她。她的同位爱读书爱思考,知识渊博,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是不是我也存在书中那位老师一样的偏见呢?]在她走神时我专门提醒了她,她的脸红了一下,再也没提出来。我觉得如果她再提调桌,我会请她为大家读《一百条裙子》中,描写关于佩琪讥讽旺达的段落。因为她的感情朗读非常出色,让她谈谈对佩琪的看法。同时会让她体验到佩琪的高傲。

四、旺达为什么要说谎?她画出一百条裙子的意义何在?

其实旺达并没有说谎,在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美丽与富有时,她是多么的羡慕和嫉妒,她多么想融入身边的小伙伴,让自己也被关注一次,可她,在现实生活中,什么也不值得炫耀,她急切地在勾画自己美丽的梦想,她太迫切了,简直等不到真的拥有的时候再向众人宣布,所以就有了她的“谎言”。它拥有了美丽的幻想,但不是空空的幻想,她已经为梦想开始行动。旺达画一百条裙子,是她开始自己幻想旅程的第一步行动,也是她主动发展自己的表现。相信在将来的日子,执着的追求,努力中她一定会拥有那美丽的裙子。

五、你如何看待玛蒂埃这个人,以及她与佩琪之间的友情?

玛蒂埃,是一个善良,又有一点“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她的痛苦,她的期盼实质上就是旺达的期盼,甚至旺达比她更强烈。她感受到冷落和自惭形秽的情感,并且有负罪感和焦虑感。你看,对于玛蒂埃来说,取笑旺达,她有些不安;有时,当佩琪用那种假装礼貌的口吻问旺达那些问题的时候,玛蒂埃会觉得很尴尬;她多希望佩琪别再拿旺达·佩特罗斯基开玩笑了啊;旺达离开后,她一直在想着旺达。旺达的课桌好像是她看到的唯一东西;“噢,走吧,快点儿,”玛蒂埃下意识地松了口气说,“我们要迟到啦!”;即便迟到了,玛蒂埃也很庆幸自己可以不用被迫拿旺达开玩笑;她对旺达被人取笑而感到无能为力;她希望自己可以有魄力写张字条给佩琪——因为她明白自己是绝对没有勇气当面跟佩琪说出来的——她想说:“喂,佩琪,我们不要再问旺达有多少条裙子了!”;内心的负罪感使她一直在感觉不舒服,甚至想阻止事情的发展。

她真的开始给佩琪写起字条来。突然,她停了下来,身体微微有些发抖。她想象着,自己就站在校园里,成为以佩琪为首的女孩们的新“标靶”。佩琪会问她,她身上的那条裙子是从哪儿来的,玛蒂埃则只有坦白承认那是佩琪的一件旧裙子。为了不让十三班的同学们认出来,玛蒂埃的妈妈已经想办法缝补上一些新花边来做掩饰。她的焦虑使她变得忧郁,她认为自己现在的处境比旺达好一些,但是可怕的事情说不定也会发生。她对于自己是否会像旺达一样,一不小心成为最卑微的人而感到忧虑。这种忧虑是她没有力量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要是佩琪能够自己决定不再取笑旺达了该有多好唉,算了!她是佩琪的好朋友,而佩琪是班上最受欢迎的女孩。佩琪是不可能真的做错什么事的,玛蒂埃这么认为。希望?她可以肯定佩琪能获奖!玛蒂埃在这一自责与自问中获得了力量,慢慢地,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再也不能做佩琪的帮凶。直到最后她和佩琪不谋而合去找旺达,欣赏珍藏着旺达送给自己的“裙子”,完成自己的成长。

六、公务员考试毫无疑问,这部小说适合于班级讨论,那么,你会在哪几处停下来讨论,讨论哪些问题?为什么讨论这些问题?如何讨论这些问题?请指出意义。

1、晴朗的一天中,旺达走向大家的时候,旺达,旺达你想做什么呢?你想说就说出来吧?孩子们,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吗?

(用问答的方式展示旺达的渴望。让孩子看到旺达的期盼。从而看到旺达勇敢的尝试。)

旺达的目光投向远方,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提问,让孩子看到她的梦想。看到旺达不是一无所有,他有梦,他一定有着一颗努力的心。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赢。)

2、旺达沉默了好一阵子。她先是把嘴唇抿在了一起,然后又刻板地重复着刚才的话,好像是在背诵在学校里学会的课文一样:“我有一百条裙子,它们全都挂在我的衣柜里。”她坚定地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旺达呆呆地看着她们,她紧闭双唇,皱起眉头,头上那顶灰色的滑雪帽也顺势滑了下来,把她的眉毛给遮住了。旺达听到大家的笑声,他有何感受呢?她还会想什么呢?如果是你,你有何感受?

旺达今天他们又问你了,你难过吗?你做了什么?

旺达,今天他们又问你,你做了什么?

这时,你如何看待旺达?用几个词语来形容。

让孩子看到旺达的勤奋,努力,默默承受,看到旺达的梦想,美好的未来。

3、当你看到旺达画的美丽的一百条裙子,获得一等奖的时候,你的心里会对自己说什么?如果旺达在这里,你猜旺达会做什么?她会对失败的佩琪说什么,做什么?对玛蒂埃呢http://www.1688edu.com/?(想想旺达的喜悦,以及宽容、善良、)角色扮演,更深刻。

4、一直担心,如果自己阻止了佩琪嘲弄旺达,自己会变成新的“标靶”,成为大家攻击的目标,孩子们,你是佩琪,你会嘲笑玛蒂埃吗?

角色扮演的方式,目的让孩子在生活中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认为正确有应该做的事情。

5、玛蒂埃一直在自责,一直感到不安,一直期盼佩琪能不再攻击旺达,你如何看待她的想法?旺达比她更强烈地期盼着,她就是第二个旺达呀?读出你的感受。故事的结尾,她做了什么?玛蒂埃在思考中变化着,成长着,你猜,再过几年,她又看到那条裙子,他会对自己说什么?

6、你喜欢佩琪吗?喜欢故事结尾的佩琪吗?她的那些表现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同位交流。在交流中,感受佩琪的变化。找到应该成长的方向,知错就改。

佩琪再看到旺达,他会做什么?

七、书后附录了一个教学设计,请你简略评价其得失。

我觉得提问比较好的是:

2.晴朗的一天发生了什么?旺达的心情也是如此晴朗吗?旺达的目光投向远方,她的心里憧憬着什么? 

3.其他同学们一开始是如何对待旺达的,后来有什么变化?

5.猜猜旺达后来过得怎样?

其他的问题:

4.没有地址的信邮局会转交吗?旺达收到了玛蒂埃和佩琪的信吗?

质疑,这是童话,让孩子感受希望的,如果按照现实的思路,旺达收不到他们的忏悔,给孩子的则是即使做错了事,再怎么样努力不就也不会有希望挽救。童话应该让孩子感觉到我努力改过了,一定还是美好的结果。

活动设计 :

 不足:服装设计活动我觉得很有局限性,因为我们很清晰的知道,旺达的一百条裙子,很明显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美丽的愿望,或是理想。但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讲,她的坚强的信念不一定是裙子,可以是别的,如语文课本中的《绝招》所示,只要是朝着目标默默努力,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成就一个坚强的孩子。

优点:友情秘密行动很好,可以让无助的自卑的孩子得到关注,提起自信心。让高傲的孩子低下来和大家融入平等的氛围。

写一封致歉信,我觉得可行,小孩子在生活中难免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其实一句话就会使她们化干戈为玉锦,她们不记仇的,可以融洽孩子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班里有好几个孩子就开始在日记中写致  XX的一封信,其实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责对方做的不对,另外一种情况是自己做得不对,向对方道歉。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付诸行动,纠正自己的错误,获得属于自己成长的天空。

2012/4/10


[1] 《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