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2013-03-06 21:30:55)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
[一做就错型]
学生特点:基础不扎实,解题方向不明晰。
原因分析:此类学生自身存在问题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况:1.对于简单的题,掉以轻心,漏题丢分;2.对于中档题,分析不清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3.对于复杂题,自身知识结构和做题技巧不到位,缺乏分析能力。
解决方案:学懂学透夯实基础,多做题型触类旁通。
[粗心大意型]
学生特点:失分全是“粗心”惹的祸。
原因分析:粗心分为“真粗心”和“假粗心”。“真粗心”属于“偶然性”发生的错误,下次稍加注意即可改正。“假粗心”的同学虽然能找到解题的方式,但在处理问题上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无法“完美”地答题,追根溯源是对知识的结构和脉络掌握得不是很清晰。这就需要巩固基础知识,加强训练,并通过心理疏导来彻底杜绝粗心。
解决方案:确定自己是“真粗心”还是“假粗心”。
[基础薄弱型]
学生特点:缺乏自信,学生底子不牢。
原因分析:基础薄弱型的学生很容易通过专业辅导提高成绩,此类学生多是因为没有掌握前期课程的知识点,导致恶性循环,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下游。由于这部分学生长时间对取得好成绩缺乏信心,缺乏向上的决心,因此针对基础薄弱型的学生重在“补”心态。
解决方案:薄弱在学科上,不要薄弱在心里。
[动力不足型]
学生特点:被动学习,学习目标不明确。
原因分析: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对学习目标不清晰,属于被动学习,而且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上制定的计划也无法实现,浑浑噩噩地上课,对学习和考试缺乏热情和动力,此类学生统称为动力不足型。
解决方案:从兴趣出发,培养持续学习热情。
[知识生疏型]
学生特点:学习上只求一知半解。
原因分析:此类学生一般智商都不低,多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而导致在学习上比较懒散,课堂上没有理解透彻知识,一直堆积问题,导致知识生疏,基础薄弱。因此,这类学生在考试中会出现在考察背诵、记忆等基础知识的送分题上丢分的现象,缺乏基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力,遇到稍微难些的题就卡住了。
解决方案:查缺补漏巩固基础,多做多练熟能生巧。
[缺乏思路型]
学生特点:见题少,做题少,需要强化训练。
原因分析:主要体现在看到试题后不知如何下手,也不知道如何审题,如何运用知识点来解题。往往感觉课堂知识都学会了,但是一考试就懵了。此类学生要在平时加强审题,快速判断题型和所考察知识点能力的训练,深入地做一些经典题,培养发散思维。
解决方案:培养快速切题能力,拓展发散思维。
[情绪波动型]
学生特点:心态调控能力不强。
原因分析:情绪波动性学生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考了高分以后,表现出自傲、自满、激动等情绪状态;另一种是考了低分以后,表现出焦虑、急躁不安、自卑、迷茫甚至恐慌等情绪状态。情绪波动性学生需要老师多些爱心和耐心,并制订调整方案,一步步进行纠正。
解决方案:由易到难重拾信心,增强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