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液体压强 知识要点针对训练

分类: 知识要点针对训练 |
知识要点针对训练
知识点1
评价内容 |
评价标准 |
2.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
2.1.1经历实验和分析实例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2.1.2经历观察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过程,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并能描述液体压强的特点。 a.会使用压强计,知道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能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 b.会在压强计上准确地读出液体压强的数据。 c.会测量不同深度、不同方向的液体压强。 d.会运用控制变量法测量并比较不同液体的压强。 e.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f.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说明有关液体压强的现象。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实际的意识。 |
1.为了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有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下端扎有橡皮膜,橡皮膜表面原来与筒口相平,倒入液体后,发现橡皮膜向下凸出。说明液体对
http://s16/mw690/9d5b8155gd719e1c734df&690
http://s2/mw690/9d5b8155gd719e8350741&690
2.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同学利用液体压强计的探头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根据如图所示提供的实验信息,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1)如图所示,控制液体的
http://s16/bmiddle/9d5b8155gd719ec23e7cf&690
http://s5/bmiddle/9d5b8155gd719f2e58b64&690
http://s12/bmiddle/9d5b8155gd719f7af755b&690
3.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内部压强的情境
(1)下图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
(3)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4)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5)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________。
http://s6/bmiddle/9d5b8155gd71a029f8ca5&690
A.在同一深度,液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对容器侧壁的压强
5.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http://s4/bmiddle/9d5b8155gd71a05d9d593&690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___。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____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__。
http://s4/bmiddle/9d5b8155gd71a098f9633&690
7.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 |
深度h/cm |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
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Δh/cm |
1 |
3 |
朝上 |
2.6 |
2 |
6 |
朝上 |
5.4 |
3 |
9 |
朝上 |
8.2 |
4 |
9 |
朝下 |
8.0 |
5 |
9 |
朝左 |
8.2 |
6 |
9 |
朝右 |
8.2 |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
http://s12/small/9d5b8155gd71a0eacadab&690
评价内容 |
评价标准 |
2.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
2.1.3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进行简单的液体压强问题计算。 |
8.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 113 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 m,宽20.2 m。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 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
http://s2/mw690/9d5b8155gd71a1376cab1&690
A.甲铁柱
http://s4/mw690/9d5b8155gd71a16439203&690
10.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http://s10/small/9d5b8155gd71a1afd7bd9&690
1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http://s10/mw690/9d5b8155gd71a1eadc329&690
http://s6/mw690/9d5b8155gd71a22093fd5&690
A.p甲>p乙
http://s12/mw690/9d5b8155gd71a2565c7fb&690
A.p甲>p乙
http://s6/bmiddle/9d5b8155gd71a2804ce05&690
15.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kg,底面积为3×l0-3m2,内装0.6kg的水后,测得容器中水深15cm,若将该容器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为______N。(忽略容器厚度,取g=10N /
kg)
16.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大小关系为(
A.
PA>PB>PC
http://s8/mw690/9d5b8155gd71a30c21067&690
http://s8/mw690/9d5b8155gd71a3433d097&690
18.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是FA和FB,则(
http://s8/mw690/9d5b8155gd71a38efeec7&690
C.
PA=PB
19.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1=18m,五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2=13m,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3=10m,水龙头出水口直径为2cm。求:
(1)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强是多少?
(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取10N/kg)
http://s6/bmiddle/9d5b8155gd71a3bedc1b5&690
评价内容 |
评价标准 |
2.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
2.1.4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能够密切联系实际,列举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
20.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21.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永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http://s2/mw690/9d5b8155gd71a1376cab1&690
22.小明家新购置的房间要装修,从地板到墙上1m处要贴不同颜色的瓷砖,为此要在墙的四周画一水平线。装修师傅用如图所示的一根长胶管里装适量的水。先在某一标准1m处定一个点A,然后将管的一端放在A点,让水面与A点始终相平,另一端分别放在墙面不同位置,在水面处定出B、C、D点,用直线将A、B、C、D连起来,便画出了水平线。
(1)这是运用了
(2)若胶管中间某处压瘪了一点,但水仍可流动,将
(3)请你举出生活生产中应用相同原理的1个例子:
http://s14/mw690/9d5b8155gd71a4b637fed&690
23.如图所示,容器E.F内各盛液面在同一水平面的水,其间用一带阀门的斜管将两容器相连,当将管中央的阀门打开时,将发生的现象是( )
A.水由E流向F,因为斜管左端比右端高
C.水不流动,因为两容器中水面一样高
http://s6/mw690/9d5b8155gd71a513d4b05&690
http://s7/mw690/9d5b8155gd71a543b5736&690
易误易混辨析
易误点:液体深度h的判定
[易误点辨析] 在利用P=ρgh计算液体压强时,确定液体的深度h最为关键。“深度”不等于“长度”,深度是从液面到液体内某研究点的竖直距离,而长度可以是竖直的,也可以是倾斜的。如图所示,L是液柱的长度,h是液柱的深度,要注意区分。
http://s14/small/9d5b8155gd71b1fead99d&690
http://s9/mw690/9d5b8155gd71b3417117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