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长如何引领学校发展?

(2015-05-29 11:28:37)
分类: 教育理念

【内容摘要】:

校长一定要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具备基本的管理技能,注重学校可持续发展;把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标准;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养成教育;正视学校安全工作;坚定不移抓教学质量;校长要依法治校。

【关键词】:

可持续  发展  满意  教育 队伍建设  养成教育  学校安全  教学质量  依法治校

    【正文】

校长在办学方向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而校长的素质则是决定这“作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办好学校,教师是基础,校长是关键。

校长在办学方向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而校长的素质则是决定这“作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办好学校,教师是基础,校长是关键。

一、如何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校长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分析问题,作出判断。职业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何成功地进行这“万里长征”,到达希望的巅峰,基本方法是不断积累知识,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加素养。校长职业生命的健康运行,要不断摄入各种营养,不断充电加油,否则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必然出问题。

校长一定要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在教育规律指导下,办个性化教育。要发扬创造精神,走校本发展之路。科学经营自我,追求最佳效益。学会经营自我,是科学经营学校的基础。校长是学校各类资源的经营者,经营是否科学,决定个人和学校发展的成败兴衰。

二、怎样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各级教育部门的最高目标和追求。人民满意与否是衡量我们教育工作的基本标准,这一点,我们的校长必须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下面几点应该弄清楚并把握好:

一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一定是所有教师都满意的教育。在一些学校,往往出现这种情况,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规范,从严治教,个别教师受限制,有抱怨,发牢骚,甚至唱反调,这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是十分正常的,如果没有,才是不正常的,特别是当前教育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僵化,大锅饭普遍存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从严依法治教,管好我们所有教师。

二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时也不一定是所有领导都满意的教育。由于教育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领导了解需要过程,由于我们对专业内问题不可能都向领导汇报得十分到位等因素,个别领导对个别教育现象,出现一时不理解,误会在所难免,这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还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法规政策,按素质教育要求办学,相信最终高质量的教育会得到认可的。

三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也不一定是一些专家、权威们满意的教育。这个问题,在教育改革问题上表现较突出。有些学校的成功之路,实际上正是从自身实际出发,顶住方方面面压力,创造性工作的结果。既推行素质教育又考得赢的教育神话,不推行素质教育,不对所有孩子终生发展负责,人民不满意;不讲考试成绩,人民也不满意。

四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甚至不一定是上级部门督导检查的满意教育。由于种种复杂因素,个别检查、验收中出现了走过场,弄虚作假、形式主义问题,所以,人民满意了,上级部门不一定就满意了。

三、校长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就决定了,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发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导,校长要始终为教师的发展与成长,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要尊重教师,要以博大宽厚的人文情怀,增强对人才的亲和力和创新的宽容度。

在财力相对充裕的今天,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并不是硬件,而是“软实力”的有效提升,学校“软实力”最集中、最典型地凝聚于师资水平,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四、养成教育不能忽视

习惯的养成看似小事,却关乎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和一个民族的素质。学校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就是抓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突破口。要真正提高人的素质,就必须从最基础、最细小的工作抓起,从幼儿园抓起,从小学抓起。要求学生具备十个基本行为习惯:会吃饭穿衣、会洗漱洗脚、会走路排队、会问候让座、会说普通话、会写规范字、会阅读观察、会学习健体、会助人求助、会劳动环保。同时,要求教师注重十个基本行为习惯:遵守校规校纪、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辅导、规范用语用字、言语文明得体、管理爱护学生、善于交流合作、勤于学习反思、注重言传身教、坚持廉洁从教。习惯的养成,看似容易,坚持下来形成习惯,铸成素质并不容易,真正有志于管理的校长,必须坚持下来,持之以恒。

五、如何打造平安校园

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学校安全越来越被社会关注,同时也给学校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校安全是校长的第一责任。校长责任是多方面的,但安全是首要的。一些同志认为校长责任是教书育人,这没错,关键是怎么理解。教书育人不是只管教书,学校所有工作均关系到教书育人。要先明确究竟有多少责任,尔后比较一下就会明白,没有比安全责任更重、更大。让孩子们安全健康成长,永远是我们第一和首要责任。这一点丢掉了,一切皆是空谈。

安全常规管理要明确到位。要下力抓好安全责任落实。落实校长负责制、专管干部主抓制、教职工一岗双责制、首遇负责制等一系列制度。两点非常重要,第一是校长要常抓不懈,分管校长要集中力量抓,第二是形成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机制。另外,还要关注教师、校长本身的安全健康和创造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

六、安全是前提,质量是根本

重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首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把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提高质量的主要任务和根本途径,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真正集中到提高质量上来。

七、校长要依法治校

校长要做到依法治校,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理解依法治校。如果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中有不合乎法律要求的条款,那么,对规章制度执行得越坚决,违法现象就越严重。如对学生“损坏公物要赔偿和罚款”等规定,要求照价赔偿是合法的,罚款则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罚款是行政处罚的一种,只有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才有行政处罚权。

2.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保护学校。《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这些规定属于义务性规范。作为校长,要准确理解“户籍”和“就近入学”的含义。

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应依法而行,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法定权利,积极督促管理人员和师生履行其法定义务。法律不仅是校长管理学校的工具,同时,还是校长保护学校合法权益的有效工具。       

因此,依法治校有两个最基本的作用:一个表现在“治”上,即管理上;一个表现在“护”上,即保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校长只有把握以上七点才能引领学校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