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录音下载(暂时)
http://url.cn/54Y0Mh
「教师简介」
余晓娟,出生于1978年12月,现任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语文教师,沙坪坝区骨干教师。曾获得第三届全国小学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中国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西南片区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重庆市第七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沙坪坝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沙坪坝团区委组织的“青春献给党”演讲比赛一等奖,区“优秀团员教师”。多篇论文分别获得国家级、市级、区级奖项。
「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8课
《雷 雨》
■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 余晓娟
一、教材分析
《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所在的单元主题是走进大自然。《雷雨》就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文章。课文按雷雨前、中、后的顺序,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本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比较少,只有四个,学生自主掌握其音、形比较容易。要求写的字有12个,规律性很强,其中有8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是半包围结构,利于这些已掌握部分合体字书写方法的学生梳理写字规律,并进一步运用巩固。课后题的“读读想想”版块第一次明确在教材中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而在“读读抄抄”版块中,编者利用学习小伙伴的泡泡话,提出带点词用得好的说法,引导学生开始关注语言中用词的准确性。
二、学习目标
1. 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识记4个生字。借助课文图画,在运用中随文了解生词的意思,初步感受用词的准确。
2. 正确、端正书写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梳理写这一类字的规律,并能自主运用在书写中。
3. 在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运用文中的句式表达雷雨前中后景象的变化,初步感受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多变。
三、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本课需要按平时班级的习惯作好预习,能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需要制作本课的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收集雷雨中的声响资料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准备好电脑及展示台。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记生字,初读文本,了解大意
(一)我会读正确。
1. 同桌互相抽读,不会认的字,互相教读。
2. 开火车读生字、生词,读正确字音。
3. 自己练习读课文。在请学生分段朗读中引导读正确句段。
(二)出示雷雨前中后的三幅图,请学生根据初步了解到的课文内容按顺序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