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汪潮·第三章·语文教育文化》

(2012-10-30 10:00:25)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

我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汪潮·第三章·语文教育文化》

从文化的视野思考语文教育,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由文化背景、文化图像、文化情趣、文化意蕴构成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在语文教育中,感受的是语文教育的文化气息,触摸的是语文教育的文化脉搏,感动的是语文教育的文化情怀。所以说,语文和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

收获与思考:

这里的“文化”,不是第一章提到的“文化”,是两个不同层级的概念。

一、对文化的解读

从字面上理解,“文化”是“文”和“化”两个字的复合。其中,“文”是象形字,与“纹”相通,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先指“天文”,后转向对“人文”的关注。“文”的基本含义是文字及其相关的象征符号,在此基础上引申为文化典籍、人文修养等。“化”的本义是指事物形态、性质的改变,是变化、造化、教化的意思,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有三种解释:

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由于文化博大精深,对此难以定义。我们择张公瑾、 丁石庆先生2004年主编的《文化语言学教程》中的定义:文化是各个民族(或群体)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适应成果的总和。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1)说明了人类行为的具体性。即对特定环境的适应。人类社会不同的族群由于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特定环境里,形成了适应所处环境的特殊的文化类型和模式。各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是各不相同的,每一种文化生成的过程和成果也是不同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是没有国界的。世界各种多元文化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呈现“求同存异”的趋势,世界文化是一个多元互补的格局。

3)强调了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不仅是一种挑战和应战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相互协调、协同发展的关系,体现了人和环境和谐共存。

4)突出了文化的能动性。文化成果是静止的,但是对文化的创造是活动的,是无穷尽的。人们可以不断地创造文化成果,可以不断地集聚创造文化的能量。

5)体现了文化的积累性。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即时显现。

收获与思考:

文化有没有国界呢?既然“文化是各个民族(或群体)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适应成果的总和”,那么很多文化就应该有国界。古代,很多国家即民族,现代亦有。即使多民族国家,也可以说有多种民族文化。如今,人口流动频繁,必然带动文化的流动。此文化可以影响彼文化,但无法替换,除非本民族消亡或融入其他。可以说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不知这样理解可否,是否断章取义。

二、语言与文化

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听觉符号系统,书面语言是视觉符号系统,语音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联系的唯一纽带。口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书面语言是载体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基座。所以,汉语、汉字、汉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一)语言的文化性质

1、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

1)语言是人类现象。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书中明确指出,劳动和语言一起创造了人。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人类的现象,没有人类就没有语言,有语言能力是人类的特征之一。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有语言。著名人类学家博阿斯说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化成果是语言文字。人创造了语言,语言也造就了人,使人有了文化。所以说,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2)语言是社会现象。从语言的起源看,没有社会就没有语言;从语言的发展看,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语言是人类和社会活动的产物,语言永远无法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没有社会就没有语言,语言和人类社会现象都是文化现象,我们认为语言是社会现象,实际上就是承认它是文化现象。所以,语言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工具,而且还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语言不仅受语法和逻辑的限制,而且也受文化和传统的制约,使用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某一种文化上的承诺。

2、语言是一种特殊文化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却不能说文化就是语言。语言系统只不过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也就是说,文化不等于语言,文化大于语言。然而这一种包容关系只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的一个方面。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语言以外的符号(如:电码、手势、图形、交通信号等),也能表达某种意义,但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语言符号的意义体现的。

语言是文化的形式,只能把语言理解为文化总体中很多表现形式中的一种。中国有一百多种语言,分属五大语系,各种语言自成体系,有它自己的内部结构,有自己的独立性。它可以记录和交流。语言不仅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总体中最核心的部分。语言不是文化之外游离存在的客体,而是文化整体中有其自身结构和体系的特殊部分,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从文化的视角看语言,把语言看成是主要的文化现象,于是应运而生“文化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