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简要总结
(2012-04-14 11:14: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研活动 |
我县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于4月13日在南张镇沙河营小学成功举办。赛后,针对比赛内容和选手参赛情况作了简要总结。
一、粉笔字展示。
我们要知道,字的三要素是笔画、结构、章法。笔画,要有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可以参照毛笔字的写法,虽然没有毛笔字体现的明显,但要有那种意识。毛笔字还讲究中锋行笔,即行笔时,笔锋始终在笔画中间。粉笔虽是硬笔,也有个中锋问题,书写时,要不断转笔,不能捏着粉笔死死的不动,那样写出来的笔画是“片”,是毫无力量的。只有中锋行笔,才能有“力透纸背”的效果,那种力量。笔画的正确与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按笔画的规则书写,比如捺,要有轻-重-轻的变化过程,可是老师们大部分的捺都是由重到轻,且是直直的;二是偏旁部件是否规范,比如有的老师写“舞”,右下角的部件本是三笔,却写成了四笔,四笔反文写成三笔反文……
结构,“字如其人”还有另一种解释,字形犹如人形,字的整体长一些,上半部分紧凑一些,撇捺长一些,舒展一些,这样显得好看一些。当然,把字写好的必由之路还是临帖。临什么帖呢?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所以,我们尽量从古帖中选择,考虑晋唐小楷,首选唐人《灵飞经》。
独体字一定要写好主笔,写好主笔,就成功了大半部分。合体字,要讲究穿插避让,合理布局。
章法,书写前,我们要有通盘的考虑:我的书写面积多大,有多少字,适合多么大小。有的老师写着写着,没有最后一行字的的位置了,只好擦去重来,或者是最后一行字没办法写得小了很多。我们可以在书写前,轻轻地在小黑板上画几个点,分成几行,相当于“界格”。另外,署名在作品下方,别高高在上。
二、诗文朗读
1、“朗读”的“朗”,指的是声音清晰响亮,所以我们朗读时,首先要注意音量。
2、朗读的“正确”,不仅指字音读准,轻音儿化音(比如面条怎么读,石块怎么读),还包括停顿。崔峦老师在讲朗读的时候,曾经举过江西宜春市的城市标语做例子: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怎么停顿,怎么读?
3、对作品的理解最重要,没有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没有被作品打动,又怎么能用自己的读去打动别人呢?只靠朗读的技巧是远远不行的,搞不好,是无病呻吟。
4、关于技巧,顿挫与轻重把握不好,有的老师朗读时个别句子的停顿明显不合理,重音不当。为了强调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意思,“强调重音”是重于“语法重音”的。
5、我们所有选手几乎都忽略了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要知道这对于感情的表达也是很重要的。
6、怎样练朗读呢?可以找来戏剧台词练习,不同人物,不同语气。跟话剧演员学一学。
三、知识素养笔试
笔试内容涉及三块:语文学科知识,课标,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知识。本次命题,难度不大,不过,老师们分数的差距还是不小的。我们一定要多看点书,课标是必备的,要经常翻阅;儿童文学要看,看孩子们爱看的书;教育理论书籍要看,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当代王尚文王荣生潘新和李海林曹明海等人的作品,都是不得不看的,只看期刊杂志不行,我们要知道,理论从哪里来——高校。
四、教学设计
设计材料出自北师大版五下教材《古罗马斗兽场》,一篇游记。要求设计一个导入和读写结合环节,重在读写结合。
去年县级教学评估时,我到每个乡镇都举了一个例子,一位香港老师的《梵高和向日葵》,十分钟处理字词,抓抓内容,知道写了什么,三十分钟的时间学习表达:勾画某个段落的动词进行体会,观察某个同学表演的动作,练笔。布置作业,观察家长的动作,写下来。这节课,应该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贪多求全是语文教学的大忌,要简化目标,突出重点,一课一得,收获才能扎实,才能获得切切实实的发展。
既然是读写结合,我们首先要选好读写结合点,这是成功的基础。原则有二:从读学写,读中练写。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有的老师的设计,还是以内容分析为主,结尾草草搞个读后感(或者是布置成作业),这不是读写结合课。因此,我们关注的还不是设计是否巧妙,还没到那种高度,还是先来看看你的设计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
我们可以上网搜索这篇文章,一起分析一下都有哪些读写结合点: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还可以:描写+感受;分析段落,练提纲,或学习游记写法思路;运用所见,所闻,所感的形式;……
上述几点,既有段的,还有篇的,既有读中练写,还有读中学写。我觉得,描写+感受,
比较适合五年级。因此,设计可以分为这样几块:导入;读文,梳理思路,知道写了什么;直指第三段,学习方法;运用方法,练笔。
切记:每次练笔,都要有收获,新的知识方法,没有收获的重复练笔,只能是高耗低效。
五、才艺展示
大部分老师选择的是唱歌或者朗诵,形式比较单一。看来,我们老师的工作还是很紧张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工作,很少关注其他。有点业余爱好,愉悦身心,对我们的精神世界还是很有好处的。乐器,跳舞,书法,相声,绘画,戏剧……
上述五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