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出生了,各种礼仪讲究还真不少,因为过去较少注意,处事多有疏漏,没少挨老人数落,只好恶补一下了。这里辑录的是北方地区的一些风俗,权作参考。
1.产前催生
产前一个月,娘家把小孩的衣、裤、鞋、帽及红糖、小米、鸡蛋等物送给产妇,也有送一个内盛肉饼的升,祝愿产妇顺利生产。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设宴招待。产妇分娩的前几天,娘家要送一次面,叫“送小面”。
2.坐月子
产房也叫“月房”。旧时产妇分娩时,掀开炕席,铺上沙子和谷草,就在上面分娩,叫“睡褥草”。民间由“吉祥姥姥”接生,用剪刀或秫秸劈子割断婴儿脐带,不作任何消毒处理,所以婴儿因“抽风”死亡的很多。旧时因缺乏卫生常识,认为母婴患病抽风,是因受自然风所致。所以既使在炎夏,产房也不许开窗户,还要挂上窗帘、门帘,产妇头前要挂上布帘挡风。产房门的一角,挂诞生标志,生男为“大喜”,挂弓于门左,曰“射弧”、“悬弧”(弧就是弓),取“桑弧蓬天,以射天地四方”之意,后世遂敬指男子的生日为“悬弧之庆”;生女为“小喜”,挂佩巾于门右,曰“设帨”,后有的挂红布条作为产房的标志,又寓吉庆。

婴儿出生前选择一品性善良的人,待小儿出生后第一个进去看望。其意是让新生儿长大后脾气性情都像进来的人,俗称“踩生”。踩生后其他人方可入室。
小孩出生后三日内,允许亲属、邻居、好友进产房看望。凡三日内进过产房者,满月前均可再进入,否则满月前概不准进入。一般除丈夫、婆婆、母亲及女性伺候者可进入之外,旁人避忌,进月房者不吉利。特别是不许孕妇进入。同时,在一个月以内,产妇不能出家门或到邻家串门。谓产妇身体不干净,以避免冲坏别人的喜事儿。所以产妇只能在炕上休息,既不得干活儿又不能走动,所以叫“坐月子”。
如果有外人或孕妇误人产房,而产妇此时无奶或奶水减少,人们就认为是被进来的人给踩走了,叫“踩奶”,踩奶的人要送奶。方法有二:一是踩奶的人做一碗鸡蛋面汤送给产妇吃,补还奶水。二是出产房时要把鞋脱下倒一倒,再回家端一瓢水,泼在月房里,表示送还奶水。如果有的孕妇须经常出入月屋,先和产妇换换裤腰带,就不算“踩奶”。
婆婆伺候一个整月,叫“伺候月子”,月子里饮食讲究营养,要软、热。习惯喝小米粥撒芝麻盐(芝麻炒熟研碎和少量食盐),吃鸡蛋,喝红糖水,数日后加食挂面之类软食,日餐4~5次。杜绝让孕妇吃冷食、硬食,三日内不准到室外大小便,不让沾冷水,少干或不干活。
孕妇讲究忌嘴:一忌吃醋,俗话说:“酸妮子,甜小子”;二忌吃母性的动物肉,说这样会生女孩;三不要吃兔肉,怕生下孩子是三片嘴;四不要吃猪头肉,怕生下孩子长疮生病、烂眼边子等。这些禁忌,反映了人们希望生个五官端正的宝贝儿子的心情。
满月后,主家以彩纸剪灯花到处散点,以示解除禁忌,产妇可以自由了。弥月产妇要向护理人叩头致谢,买鞋和衣服给婆婆表示感谢。
3.报喜送红鸡蛋
婴儿出生,产妇的丈夫即要带礼品到岳父母及亲友家报喜。礼品为酒、肉、鸡蛋等。鸡蛋要煮熟涂红,生男孩送单数,生女孩送双数,并通知小孩的洗三日期(也有是小满月的)。 娘家与亲友接到报喜,赶快带点红糖、挂面、鸡蛋等有营养的食品和为小孩做的衣服、小被子、小褥子、斗篷、小鞋、帽子等前往祝贺,看望产妇。

娘家及亲友送营养品,俗叫“下奶”,多是送些大米、小米、鸡蛋、红糖、挂面和猪前腿等,为产妇增加营养,帮助催奶。
4.三天
三天,古称“三朝礼”。即庆贺新生命的诞生。
妇女产后的第三天要“洗三”、“起草”。洗三之礼,据传始于唐代。“洗三”又叫“洗儿会”,孩子生下第三天,大人替洗澡。“起草”就是产妇不在草、纸上睡了,要起来穿好衣服,把用过的干草和纸清扫出去,为了消毒,穿衣前,当婆婆的用艾棵儿和花椒水给产妇洗下身,然后再给婴孩洗澡,给婴孩洗澡还有很多讲究。
“洗三”是由一位熟悉这一套规程的白发老太太主持的。在宽沿的大铜盆里,倒上了槐树枝、艾棵儿等植物熬成的苦水,冒着热气。主持洗三典礼的老太太和亲朋家中的媳妇们都先“添盆”。所谓“添盆”就是把一些铜钱放入盆中,并在放入时说些吉祥话,几颗花生、几个红色鸡蛋,也随着“连生贵子”之类的祝词放入水中。当水不大烫手时开始给婴孩洗澡了。并且边洗边念叨祝词:
“先洗头,做王侯;
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
洗洗蛋,做知县;
洗洗沟,做知州”
“长流水,聪明伶俐”
“一搅二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等。
洗完又用姜片、艾叶给婴孩烧“炙疤”。即用姜片把小孩脑门和各关节擦擦,在用烤后的艾叶揉成小团成绒球状,而后点燃在脑门及各关节炙烤,致使婴儿哇哇直哭,为的使婴儿健康好拉扯(抚养)。再用一块青布沾上清茶,擦擦婴儿牙床。这样做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艾、姜、花是中医治疗的药物。在洗、炙、擦的过程中,婴孩如能哭出声来更好,这叫“响盆”,是吉利之兆。如是女孩,还要在此时给她扎耳朵眼儿。
洗完“三”后,要用一棵大葱打婴儿三下,且口中念念有词:“一打聪明,二打伶俐”等。打完由孩子的父亲把葱扔到房顶上去。
“洗三”表示着父母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事后给接生婆一些喜钱和一块红布,以示酬谢。

“洗三”这天亲朋中的女眷都来庆祝,男客则不往贺。恭贺的人要送些食品等礼物。但现在多数地方,孩子生下,当时就洗净包扎妥当。所以这个环节大多可以省略了。
生后第三天吃汤,即吃面条汤和饺子。面条汤表示长寿,吃饺子说是为给产妇捏骨缝。这天开始,亲友给产妇送营养品下奶。如果这天不送,就要在第五天或第九天送。“五”与“捂”同音,是捂住的意思,寓孩子好活,我们当地叫“捂了”;“九”“久”同音,寓孩子长久。禁忌第四、六、七、八日下奶,说是“四六送风,七八送扔”,不吉利。有的地方,娘家人要在第五天送营养品和小被褥,表示捂住孩子,消灾祛病。也有在十二天吃饺子为产妇捏骨缝的。
捏骨缝
旧时认为产妇生产时全身骨缝都要张开,为使产妇尽快恢复健康,因此便在产后第十二天,由娘家送饺子给产妇吃,据说吃了娘家捏的饺子,产妇的骨缝也就捏好了。
5.小满月
一般在分娩后第十二天(有的15天),宴请亲友,叫“过小满月”,或“做半月”。这天宴请送礼贺喜的亲友,筵席丰盛。有的习俗是,做半月娘家还来人,除给产妇送营养品外还要给孩子送些小衣服,银首饰如手锅、长命锁等。
是日,产妇娘家邀请亲朋好友携小米、鸡蛋、挂面等物,相偕探视产妇,带围脖、斗篷、肚兜和用钱币叠成龙、凤、鱼、虎之类图案的“长命锁”赠与婴儿,祝福健康长大成人。庆诞活动以生男者、生头胎者为隆重,届时主家设筵招待客人。
在产后十二天时,要把婴孩的头发剪下一绺,用红布包住缝到婴孩的枕头底下,这叫“压惊”。因为“枕”与“镇”是谐音,“枕压”即“镇压”。十二天的枕压,一年十二个月平安。到满天后,再把头发取出来,用面包好喂了狗。
6.满月
孩子生下一个月,叫“满月”,文称“弥月礼”。旧俗做满月男孩减两天,女孩增两天。满月这天主人再次设宴款待亲友。娘家要带一斗馒头,即100个馒头,作为贺礼,叫“蒸斗”,用布袋装好,外面要系上红缨,以示吉利。婴儿的妗子需从前门进,婴儿的姨需从后门进,说是“前门妗子后门姨,堵住外甥出不去”。也有在孩子生下第五天,舅从前门进,姑子后门进堵孩子的,总之堵住孩子,好活。这天娘家人要亲自给婴儿戴上“长命百岁锁”、“麒麟牌”等银饰品。娘家带来的馒头,要让产妇把两个馒头底对底合在一起,吃一大口,叫“满口”,意思是“坐月子”期满,祝愿小孩以后有饱饭吃。

此日,亲戚朋友们,都要带点礼物来祝贺,主家以美酒佳肴款待宾客,称“满月酒”。这天,并将客人所送衣物摆列于桌上,一一唱明物品、数量和送者姓名。接着亲友向大人问好,观望小孩,欢天喜地,热闹一天。
满月之后,旧时兴点灯花,用黄色薄纸做简单花样,拌芝麻油焚烧。家宅各房间院落都要点遍。
小孩子“满月”时,常拍照留念,即“满月照”,有小孩单照或夫妻儿女合照不等。
婴孩在“满月”时要剃去胎发,俗称“剃满月头”。满月剃头也叫“铰头”、“落胎发”,是满月礼中的主要仪俗,剃头时额顶要留“聪明发”,脑后要留“撑根发”,眉毛全剃光。“胎发”又称“血发”,由父母收好,或包好缝在婴儿枕头上,或搓成圆团,用彩线挂在床头。

剃满月头时外婆家要送圆镜、关刀、长命锁等物,圆镜照妖、关刀驱魔、长命锁锁命。

此后产妇方可出产房,娘家来人接闺女、外孙(女)回姥娘家。闺女抱孩子回娘家住一段时间,长短不计,这叫“挪臊窝”。

小孩满月后要到亲戚朋友家玩耍,被访者需送钱给小孩。将钱包以红纸且用红线系好挂在小孩脖子上,俗称“挂钱”。钱带回家一般由奶奶取下,边取边说:“走得好,来得好,丫头小子白头活到老”。
7.百岁
孩子生下一百天叫百岁,主要亲友前来祝贺,主家设宴款待。
这天要吃“艾粮饽饽”,其做法是:用煮艾子的水和面(糯米或黄米)蒸成悖悖头,再用拼面杖垫着熟豆面,攒成薄片,夹上糖折叠即成。艾粮饽饽要送给邻里和同族人家,说是吃的人越多越好,寓意粘住孩子,消灾灭病。

这天亲友要送些童装,有“姑姑的鞋帽,姨的袜,姥姥的袍子,妗子的褂”等说法,还有的给男孩送篓子,给女孩送笊篱,寓勤俭之意。过去只是姥姥姥爷给小外孙送首饰和银钱儿、银锁,现在一般亲朋友好也在百天馈赠这类东西。锁上有“长命百岁”、“连生贵子”、“麒麟送子”等吉祥物品。
此日,多给婴孩照相,以作百日纪念。
8.抓周
孩子满一周岁时过生日,全家和亲属共同庆贺,主人家设宴招待。亲友给孩子送些礼物,如童装、玩具、银饰品等。
而此时对孩子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抓周。凡做父母的,都关心孩子的将来,往往通过抓周习俗来预卜孩子长大以后从事什么职业。其做法是,在孩子满一周岁那天,家里要陈设书画笔砚、刀剑弓矢、算盘称尺、银钱、小锄、剪刀、食品及零物等,将这些物品摆在天地神牌前,全家焚香磕头,然后叫小孩子随意捡取。视其所喜,以观其志,欲卜日后成就。如孩子拿书的日后必读书做官,拿算盘的日后经商发财,拿锄的必勤劳耕作,女孩取剪刀的手巧,这一举动叫“抓周”。


孩子周岁,为了庆贺,主家也有请班子说书唱影的。但也有些地方,孩子生下后,要在姥姥家过三个生日,说是孩子好活。
附生育禁忌
1、孕妇忌看见兔子或提“兔”字,怕生豁嘴孩子。
2、孕妇禁吃驴、马肉。说吃驴、马肉要超期不生。
3、妇女怀孕后,忌家人劈柴,忌在院内栽葡萄。
4、家有丧事之人,忌与孕妇挨、碰,以防早产或生怪胎。
5、妇女生育时,忌有生理缺陷和无儿的妇女进产房。
6、经期妇女忌入未满月产妇房间;
7、忌产妇在娘家及其他人家生产。
8、忌乱泼、扬弃生产的污水、胎衣,以免污犯神灵,招致不幸。
9、产后,戒产妇出门、生人入产房,尤忌四、六两天,不然产妇、婴儿会“四六风”(脐风),满月戒除。
10、妇女生育后十二天内,忌外人进室,满月前忌邻居拔锅、动土。
11、妇女在月子里,忌与孕妇谈话。
12、死去丈夫不满周年的寡妇,不得去看新生儿。
13、忌双生儿穿不同衣服。
14、忌搔婴儿脚心,不然长大后要胆小。
15、忌婴儿听惊雷,受惊吓。
16、妇女在生产时死去,当年不得入坟,须等三周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