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航培训:三  机场跑道、滑行道系统

(2012-05-29 21:27:43)
标签:

杂谈

分类: 民航运输

 

跑道直接供飞机起飞着陆用,是机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设计偏长,就会造成浪费,而且多占土地。如果设计偏短,就会影响飞机起飞着陆安全,或使飞机不能满载起飞,影响经济效益。所以跑道长度设计是机场设计的主要项目之一。

一、飞机起飞着陆过程及对跑道长度的要求

(一)起飞

1、正常起飞

正常起飞是指全部发动机正常工作情况下的起飞,见图2-1

 

 

 

 

 

 

 

 

 

 

(a) 跑道端不设净空道       (b) 跑道端设净空道

 

2-1 飞机正常起飞

 

当飞机进入跑道端部对准起飞方向后,就刹住,并加大油门。发动机达到起飞转速时松开刹车进行起飞滑跑。滑跑速度达到规定的拾前轮速度时,抬起前轮,增大迎角,使机翼升力增加。达到离地速度时,飞机就离开地面。当爬升至 10.7 m35 ft)高,就完成起飞初始阶段。从滑跑起点至离地点的距离称为起飞滑跑距离;从离地点至爬升到10.7 m35 ft)高的水平距离称为起飞初始爬升距离;从滑跑起点至爬升到10.7 m35 ft)高的水平距离称为起飞距离。

如果跑道端不设净空道则跑道长度应保证飞机在整个起飞初始阶段的安全。如果跑道端设净空道,跑道加净空道的长度,应保证飞机在整个起飞初始阶段的安全。

(二)着陆

飞机通常以3°下滑角进行降落。在接近跑道时把油门收至慢车状态。通过跑道入口上空的高度为 15 m50 ft)。进入跑道入口上空后就逐渐拉平,两组主轮先接地,然后前轮接地。飞机接地后就刹车,打开减速板和反推力装置,以便减速滑跑和停住。跑道长度通常按不打开反推力装置的情况来确定。

着陆距离是指飞机在跑道入口上空至停住的水平距离。满足飞机着陆所需的跑道长度为飞机在干跑道上不使用反推力装置的着陆距离的1.67倍,见图2-7

 

2-7 飞机着陆

(三)对跑道长度的要求

跑道长度应保证飞机在不利条件下起飞、着陆的安全。不利条件是指飞机质量较大、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无风、逆坡起飞、顺坡着陆、驾驶不够准确等。

跑道长度应由下列三种长度的最大值确定:

1、正常起飞所需跑道长度;

2、起飞出现一发故障所需跑道长度;

3、着陆所需跑道长度。

由于运输机着陆所需跑道长度较短,所以在确定供运输机起飞着陆用的跑道长度时,通常可以不计算着陆所需跑道长度。

 

二、           跑道公布距离

 

当不设置净空道和停止道时,可用前述方法确定并修正跑道长度,最后选取最大值作为跑道的长度。

如设置停止道和(或)净空道,实际跑道长度可以缩短。但是否设置停止道和净空道还要考虑跑道端以外地区的各种状况。所设置的停止道、净空道与跑道的组合必须满足飞机起降的要求。

 

注:所示的全部公布距离均为从左至右运行

2-9 跑道的公布距离

 

通常跑道入口位于跑道端头,但如果障碍物突出于进近净空面,为保证着陆安全,则需要将跑道入口内移,甚至永久内移。

当跑道设置了停止道和(或)净空道以后,或由于各种原因跑道入口内移时,必须在跑道的每个方向公布适用于飞机起降的各种可用距离,即跑道的“公布距离”(见图2-9),以便使用该机场的飞机据此正确地进行起飞和着陆。

公布距离包括以下四个:

1)可用起飞滑跑距离TORA,适用于飞机起飞时作地面滑跑使用的跑道长度;

2)可用起飞距离TODA,即可用起飞滑跑距离TORA加上所设置的净空道长度;

3)可用加速-停止距离ASDA,即可用起飞滑跑距离TORA加上所设置的停止道长度;

4)可用着陆距离LDA,即适用于飞机着陆时作地面滑跑使用的跑道长度。

当跑道不设置停止道及净空道,而跑道入口又位于跑道末端时,以上四个公布距离应相等,见图2-9a)。

设置净空道时,可用起飞距离TODA应包括净空道长度,见图2-9b)。

设置停止道时,可用加速-停止距离ASDA应包括停止道长度,见图2-9c)。由于周围净空条件受限,停止道无法用作净空道,因此可用起飞距离TODA与可用起飞滑跑距离TORA相等。

当跑道入口永久内移时,可用着陆距离LDA应去掉跑道入口内移长度,见图 2-9d)。当停止道和净空道同时设置,且跑道入口内移时,4个可用距离如图2-9e)所示。

2-9所示的公布距离均为从左向右起飞或着陆。如从两个方向起降,可照此组合。内移的跑道入口只影响向该跑道入口进近的可用着陆距离,不影响所用相反方向运行的公布距离。

2-10给出了提供跑道公布距离的一种格式。如果跑道的某个方向,由于飞行上的原因禁止起飞或降落,或既不能用于起飞也不能用于降落,则须用“不适用”(not usable)或缩写“NU”字样予以公布。

 

 

 

2-10 跑道公布距离示例

三、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地区及净空道

 

(一)升降带

升降带是一块规定的包括跑道和停止道(如果设有的话)的场地。跑道和停止道通常修建道面,其余部分为土质地带。

1、升降带平面尺寸

升降带的平面尺寸见表2-2

在跑道入口前要设防吹坪,其宽度与跑道相同,长度不小于30 m

代码34的仪表跑道的升降带平整范围离跑道中线至少 75 m,代码34的精密进近仪表跑道的升降带,其平整范围宜大一些,见图2-11

 

2-11 代码为34的精密进近仪表跑道升降带平整范围

2、跑道平面尺寸

跑道宽度见表2-3

3、跑道道肩

代字DE的跑道,其宽度小于60 m时,应在跑道两侧设宽度相同的道肩,道肩宽度应使跑道道面加道肩的总宽等于60 m。但对于道面宽度等于60 m的代字为DE的跑道及代字为ABC有道面的跑道,其两侧应各设宽1.5m的道肩。

道肩的颜色最好与跑道明显不同。确有困难时,须涂漆跑道边线标志。

 

2-2 升降带平面尺寸

 

 

 

2-3 跑道最小宽度

 

 

4、停止道

当跑道长度较短,不能确保飞机中断起飞安全时,机场就要设停止道,以弥补跑道长度的不足。停止道应修建道面。由于停止道在飞机正常起飞着陆时不使用,只是发生意外时才使用,因此可选用比跑道低级一些的道面。

停止道的宽度应与同它连接的跑道相同,长度应经过计算确定。由于停止道在跑道两端都要设置,占地较多,所以我国通常不采用。

 

(二)跑道端安全地区

跑道端安全地区用来减少飞机偶尔冲出跑道及提前接地时遭受损坏的危险。其地面必须平整、压实,并且不能有危及飞行安全的障碍物。

代码34,及代码12并为仪表跑道时,应在升降带两端设置跑道端安全地区。其长度为自升降带端向外至少延伸 90 m,宽度至少为跑道的两倍。

 

(三)净空道

当跑道较短,只能保证飞机起飞滑跑的安全,而不能确保飞机完成初始爬升(爬升至10.7 m高)的安全时,机场应设净空道,以弥补跑道长度的不足。

净空道的起点在跑道末端,其长度应经过计算确定。其宽度应自跑道中线延长线向两侧各延伸至少75 m

净空道的地面应不高出1.25%升坡的斜面,并且不许有危及飞行安全的障碍物。净空道范围内的土地应由机场当局管理,以便确保将来不会出现障碍物。

 

 

四、滑

 

滑行道除了飞行区的进口滑行道、旁通滑行道、出口滑行道、平行滑行道、联络滑行道等五种外,还有站坪及货机坪等机坪上的机坪滑行道和机位滑行通道两种(见图2-12)。机坪滑行道指设在机坪边缘,供飞机穿越机坪用的通道。机位滑行通道指从机坪滑行道通往飞机停机位或其他航站地区的通道。

本节介绍上述七种滑行道的布局和平面尺寸要求。

(一)滑行道布局要求

1、既满足使用要求又经济节约

按分期发展的交通量相应分期设置滑行道系统,每     

期滑行道系统要便于扩建成为下一期所需滑行道系统。         

2、畅通简捷

1)尽量沿直线布置,少转弯,少交叉。

2)在转弯和交叉点,应设置大半径的弯道和必要的增补面。

3)应避免穿越跑道。

3、安全

1)平行滑行道距跑道、平行滑行道之间以及滑行道距物体等,应符合规定的间距要求。                 

2)尽量使塔台能看到所有滑行道。

3)避开公众易于接近的地区。

4、与其他设施相适应

1)滑行飞机不影响停放飞机,也不干扰导航设备的工作。

                               2-12 机坪滑行道和机位滑行通道

2)滑行飞机不吹袭附近的建筑物及道路等,必要时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二)滑行道宽(见表2-4

 

2-4 滑行道道面、道肩和滑行带等的最小宽度(m

 

 

2-5 滑行道道面最小宽度来源(m

 

①代字C的滑行道,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为9 m,飞机前后斜距<18 m时外轮与道面边的净距取3 m,前后轮距≥18 m时净距取4.5 m,由此得道面宽度分别为15 m18 m

②代字D的滑行道,主起落架外轮距<9m时按9m计算,≥9 m时按14m计算,外轮与道面边的净距取4.5 m,由此得道面宽度分别为 18 m23 m

1、滑行道道面宽度

滑行道道面最小宽度由最大主起落架外轮外侧的间距加2倍主起落架外轮外侧与滑行道道面边缘的净距而得,见表2-5

2、滑行道道肩宽度

代字CDE的滑行道两侧应设道肩,其宽度应保证发动机不会吸入砂石及吹蚀土质地面。滑行道直线部分的道面加两侧道肩的最小总宽度见表2-4

3、滑行带总宽度及平整宽度

滑行带包括滑行道及两侧土质地带。在滑行带内,不许有危及飞机滑行安全的障碍物。滑行带最小总宽度及最小平整宽度见表2-4

 

(三)滑行道数量和位置

1、滑行道应根据航空交通量发展情况分期设置

1)当航空交通量很小时,可只设置一条从站坪直通跑道的联络滑行道及跑道两端的掉头坪,见图2-13a

2)当航空交通量增至高峰小时为89架次时,应增设部分平行滑行道。见图2-13b

3)当航空交通量增至高峰小时为1518架次时,应增设与跑道同长的平行滑行道、跑道两端的进口滑行道以及跑道中部的两条出口滑行道。见图2-13c

4)当航空交通量增至高峰小时为2530架次时,应在跑道中部每一方向的着陆地段设置23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在跑道端部宜增设旁通滑行道或等待坪,见图2-13d

5)当航空交通量进一步增大时,宜设第二条平行滑行道,见图2-13e

 

 

2-13 滑行道系统分期建设

 

2、滑行道的间距要求

滑行的最小间距要求见表2-6

 

2-6  滑行道最小间距

 

(四)滑行道弯道中线半径

滑行道弯道中线半径应保证飞机按规定速度转弯滑行的安全,而且不会使乘客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跑道中部的锐角(快速)出口滑行道的弯道应保证的速度,飞行区代码34的可为93 km/h,飞行区代码12的可为 65 km/h。跑道中部的直角出口滑行道及跑道两端的出口(进口)滑行道的弯道应保证的转弯速度不应小于30 km/h。滑行道其余地段的弯道应保证的速度为 2530 km/h

保证飞机以各种转弯速度安全滑行所需的弯道中线半径,见表2-7

 

2-7  弯道中线半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